【題目】2012年4月11日,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發(fā)生了兩次地震,8.5級地震:震中(2.3°N,93.1°E);8.2級地震:震中:(0.8°N,92.4°E),看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問題.

(1)印度尼西亞是地震多發(fā)國的原因是______.

(2)M處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______,此山脈形成的原因______.

(3)從板塊分布示意圖上可以看出,地中海的面積將會變_____,而大西洋的面積將會越來越 ______,_____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答案】(1)位于三大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地震活動頻繁 (2) 喜馬拉雅山脈; 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3)小;大;太平洋

【解析】(1)印度尼西亞是地震多發(fā)國的原因是由于這里位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的擠壓處。

(2)由圖可知,圖中M處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此山脈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的。

(3)從板塊分布示意圖上可以看出,地中海的面積將會變小,而大西洋的面積將會越來越大,太平洋幾乎全部是海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qū)人口數(shù)量和陸地面積情況表”,完成下列各題。

1由圖可知,2010年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人口密度約為( )人/平方千米

A. 1.67 B. 0.6 C. 6000 D. 16667

2由圖可知,2010年三個省級行政區(qū)人口密度大小排列正確的是( )

A. 香港>澳門>臺灣 B. 臺灣>香港>澳門

C. 澳門>香港>臺灣 D. 澳門>臺灣>香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共設立了5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它們名稱中所包含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是(

A. 蒙古族回族藏族 維吾爾族苗族

B. 回族 藏族布依族 滿族 朝鮮族

C. 蒙古族回族藏族 維吾爾族 壯族

D. 回族 白族蒙古族 壯族 土家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跨經(jīng)度最廣的我國省級行政區(qū)是

A新疆

B.西藏

C.內(nèi)蒙古

D.廣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20日19時,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天舟一號”將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主要承擔運送消耗物品、推進劑、維修設備、維修器材和試驗載荷設備等任務,并且下行銷毀一些空間站的廢棄物。回答下列各題。

1

1下列關于 “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發(fā)射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

A. 緯度較低,發(fā)射效率高

B. 臨近大型港口,便于運輸大型火箭

C. 氣候干旱,晴天多,大氣污染輕、透明度較高

D. 毗鄰南海,可以避開人口居住區(qū),安全性高

2“天舟一號”發(fā)射時,地球的位置正處于圖中

A. A—B B. A—D C. D—B D. 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巴山蜀水中的是下列哪個省的簡稱

A重慶

B.貴州

C.四川

D.湖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qū)自西向東降水變化規(guī)律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聚落形成與發(fā)展的演變過程,完成下列問題。

1該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資源 B. 人口 C. 氣候 D. 河流

2有關該聚落形成與發(fā)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用地規(guī)模不斷變大 B. 人口數(shù)量越來越多

C. 聚落僅沿河流擴展 D. 公路運輸越來越發(fā)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本初子午線和赤道( )

A.長度都相等 B.都指示東西方向

C.都是半圓狀 D.數(shù)值都是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