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為實驗室常用的如圖1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有編號儀器的名稱_____

2)組裝儀器時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

3)實驗室選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B中小試管的作用_____

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反應。興趣小組同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較純凈的甲烷,他們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收集裝置_____。

5)若選F裝置用排水法和排空氣法收集H2氣體,應從_____(選填“a”“b”)通入。

6)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制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實驗室(能或否)_____用稀硫酸與大理石粉末反應制取CO2,如圖2所示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_____(填)明顯影響。實際上實驗室用BH組合產生并收集的CO2體積往往偏大原因:_____。

【答案】鐵架臺 用水潤濕 2KMnO4K2MnO4+MnO2+O2 使長頸漏斗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A C b CaCO3+2HClCaCl2+H2O+CO2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從長頸漏斗流下的稀鹽酸占有一定的體積

【解析】

1)編號的名稱是鐵架臺;故填:鐵架臺;

2)組裝儀器時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以減小彼此的摩擦力,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故填:用水潤濕;

3)實驗室選用A裝置制取氧氣時,試管口有一團棉花,應該是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B中小試管的作用是:使長頸漏斗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使長頸漏斗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4)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時需要加熱,應該用A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因為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反應,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甲烷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純凈。故填:A;C;

5)若選F裝置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應從b通入,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應從短管進入,故填:b

6)實驗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能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的接觸面積較大,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要測量二氧化碳的體積只能用排水法,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從而測二氧化碳的體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層植物油。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不會溶解在水中,所以油上方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通過排水量來測定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反應結束后,發(fā)現量筒內收集到的水的體積總是比理論值偏大(水的體積測量準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從長頸漏斗流下的稀鹽酸占有一定的體積;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能;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無;從長頸漏斗流下的稀鹽酸占有一定的體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時,二氧化錳、過氧化氫、稀鹽酸、大理石4種藥品以及下列實驗儀器可供選擇(橡膠管只能用一次)。

1)儀器E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2)根據所給的儀器和藥品制取氧氣時發(fā)生的反應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

3)在實驗室里,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①除選用A、C、D、H、I、O外,還需要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

②欲制得4.4g二氧化碳,則需要14.6%的稀鹽酸的質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全燃燒2.8g某有機物,生成8.8g CO2和3.6g H2O,下列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該有機物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 該有機物由碳、氫元素組成

C.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D. 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認識反應規(guī)律,控制反應條件,讓化學反應為人類服務。化學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小明同學對以上實驗進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代號)。

A 此組實驗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B 1中水下白磷未燃燒是由于沒有與氧氣接觸

C 1實驗對環(huán)境無影響

D 若將圖2中白磷換成紅磷,不能觀察到燃燒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磷原子的核電荷數x=__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一個鋁離子的符號是____________,若某種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7,則它的中子數為__________.

(4)上述元素原子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 三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可以一步實現)。 下列物質符合 X、YZ 要求的有幾組( 。

C、CO、CO2 H2O2、H2OO2 Fe2O3、Fe、FeSO4 Na2CO3、NaOH、NaCl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粗鹽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銨、泥沙,要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某同學涉及如下實驗:

1)寫出加入過量碳酸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任寫一個)

2)若加入的試劑a為稀硫酸,則會引發(fā)的后果是什么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固體的變質情況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

該瓶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變質情況如何?

(查閱資料)

①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變質但不會轉化為NaHCO3;

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I:固體未變質;

猜想Ⅱ:固體部分變質;

以上猜想是否嚴謹,并說明理由________。

(進行實驗)

小麗同學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由此她得出猜想I正確,但其他同學很快予以否定,理由是__________

為了進一步得出結論,組內其他三位同學分別取小麗實驗后的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小紅

小美

小沙

實驗操作

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

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

加入過量稀鹽酸

(實驗結論)

1)小紅、小美的實驗中都觀察到有____________,于是他們都得出猜想Ⅱ正確;

2)老師指出,僅憑小紅的實驗操作和現象無法確定猜想Ⅱ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3)根據小美的實驗結論推測小沙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

(拓展提升)

如何測定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經過討論,小組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按照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可通過測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計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分數(二氧化碳密度已知)。在實驗中,若沒有加入植物油,測定的結果會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坐標系可以幫助大家建立物質間的關系,如圖是根據物質的類別與物質中某種元素化合價構建的轉換關系,其中,“→”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A、B、C、DE是初中常見物質,均含氧元素,其中B→A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實現,D的水溶液呈藍色。

(1)物質B的化學式是_____

(2)寫出C→D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_____,此反應類型屬于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