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原子、分子、離子、元素等概念的學習有助于我們認識物質構成的奧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變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
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C.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D.元素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瓶K2CO3和K2SO4的混合溶液,某化學興趣小組欲設計實驗對該混合溶液進行定量分析。他們經(jīng)過討論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a.按圖甲組裝儀器,檢查氣密性,并裝好藥品;
b.打開A中活塞,通入N2一段時間,再關閉活塞,稱得D裝置的質量為m1 g;
c.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關閉分液漏斗,再用針筒注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實驗過程中測得錐形瓶中沉淀的數(shù)據(jù)如上圖乙;
d.打開A中活塞,緩緩通一會兒N2;
e.再稱得D裝置的質量為m2 g。
請你根據(jù)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24.36 g沉淀中含有什么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針筒注入稀鹽酸時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原混合液中K2SO4的質量分數(shù)_____。
(3)小明略加思考后說,通過D裝置的質量變化可以求出混合溶液中K2CO3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儀器和實驗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粗鹽提純實驗中,每步都用到的儀器是 (填名稱);
(2)儀器C在實驗中的用途是 ;
(3)描述裝置D進行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并放出熱量;
(4)裝置E中觀察到低處的蠟燭先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與所對應的用途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稀有氣體通電能發(fā)出有色光——可作保護氣
C.石墨能導電——可作電極
D.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兩支玻璃管內徑相同)。實驗前K1、K2、K3均已關閉。
實驗裝置 | 【實驗1】制備氣體 | 【實驗2】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
左管中帶孔的燃燒匙盛有足量鋅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Ⅰ.打開K1和K2,使反應發(fā)生 Ⅱ.在K1的導管口處收集氣體 Ⅲ.…… | 左管中燃燒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滅,冷卻,打開K2,至液面不再變化,右管中液體的高度為h1 |
(1)實驗1: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為使反應停止,Ⅲ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實驗2:打開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
計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用h0、h1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譽的織金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溶洞中形態(tài)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過程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其中化學反應有Ca(HCO3)2=X↓+CO2↑+H2O(方程式已配平),則X的化學式是
A.CaO B.CaCO3 C.Ca(OH)2 D.Ca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NO2)3是科學家2011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的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N(NO2)3中N、O元素質量比為14:138
B.N(NO2)3中N、O兩種原子的個數(shù)比4:6
C.N(NO2)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8.4%
D.N(NO2)3的摩爾質量是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1 ℃時,將25 g丙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 g。
(2)t2 ℃ 時,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純甲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4)將100 g 10%的甲溶液稀釋到4%需加入______g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的實驗設計不能實現(xiàn)其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
A. 測定空氣中O2含量 B. 檢驗H2的純度
C. 探究燃燒的條件 D. 證明CO2密度比空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