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為污染,常見的污染包括:工業(yè)污染、農(nóng)業(yè)污染、_____;
(2)水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圖中五個實驗分別用到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
①實驗A中水作溶劑
②實驗B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物,防止生成物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
③實驗C中通過燒杯中水進入集氣瓶中的體積可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結論
④實驗D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熱量
⑤實驗E中的水僅作反應物
(3)目前,自來水廠采用新型的消毒劑二氧化氯(ClO2)來代替氯氣。工業(yè)中制備二氧化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ClO2+Cl2=2X+2ClO2↑.X的化學式為_____。
(4)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該實驗能夠說明水是由_____組成的。
【答案】生活污染 ①③ NaCl 2H2O2H2↑+O2↑ 氫元素與氧元素
【解析】
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種類、個數(shù)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物質的化學式。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為污染,常見的污染包括:工業(yè)污染、農(nóng)業(yè)污染、生活污染。
(2)根據(jù)圖示可以看出,①實驗A中水作溶劑,正確。②實驗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錯誤。③實驗C中通過燒杯中水進入集氣瓶中的體積可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五分之一的結論,正確。④實驗D中水的作用除了提供熱量還能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錯誤。⑤實驗E中的水除了作反應物還能作溶劑,錯誤。故選①③。
(3)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含Cl、Na、O三種原子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4、2、4,而反應后中只含有2個Cl原子與4個O原子。根據(jù)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種類、個數(shù)不變,可判斷2個X中應含有2個Cl原子、2個Na原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NaCl。
(4)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測定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探究過程如下:
①連接實驗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向裝置Ⅰ中的錐形瓶加入2.0g的銅鋅合金樣品粉末,由注射器緩緩注入稀硫酸,待到錐形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體時,準確讀取注射器內讀數(shù),減少10.5mL稀硫酸,同時立即夾緊彈簧夾,移出裝置Ⅲ中的導管,準確讀取量筒內水的體積為214.0mL(注:樣品中的雜質不參加反應
③裝置Ⅰ中剩余固體物質經(jīng)過適當處理后,準確稱量其質量為1.4g
④該小組的三位同學利用實驗過程測得不同數(shù)據(jù),計算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
甲同學利用裝置Ⅰ中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進行計算;
乙同學利用裝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進行計算;
丙同學利用裝置Ⅲ中量取水的體積進行計算,并查得: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09gL-1。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Ⅰ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實驗過程中須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目的是___。
(2)步驟③中稱量剩余固體之前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洗滌、干燥。
(3)根據(jù)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上述三位同學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學無法進行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
(4)化學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按照丙同學的方案進行計算,致使實驗結果出現(xiàn)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___(填標號)。
A 移出裝置Ⅲ時,導管內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實驗測量前,沒有排除裝置Ⅰ中的空氣
C 數(shù)據(jù)處理時,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體積
【答案】(1);使樣品中的鋅完全反應;(2)過濾;(3)乙;(4)AC;
【解析】
試題(1)由于銅排在了氫的后面,所以與酸不反應,反應物是鋅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鋅和氫氣,氫氣后面標上上升符號;實驗過程中須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目的是使樣品中的鋅完全反應;(2)從銅和硫酸鋅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銅,先進行過濾,得到帶有硫酸鋅溶液的銅,再進行洗滌除去表面的硫酸鋅,再進行干燥除去水即可;(3)根據(jù)加入稀硫酸的量進行計算需要知道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而題中沒有告知;(4)由于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時,放出熱量,如果沒等冷卻到室溫,根據(jù)熱漲冷縮的原理可知進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誤認為得到的氫氣多,再就是數(shù)據(jù)處理時,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體積,計算的結果就偏大;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實驗誤差分析;
點評: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知道排在氫之前的金屬和稀鹽酸或者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而排中氫之后的金屬和稀鹽酸或者稀硫酸不生成氫氣;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都是純凈物之間的質量比,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本題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對實驗結果的評價,要知道鋅與硫酸反應放出熱量,會造成相應的誤差,必須冷卻到室溫才能進行觀察和計算。
【題型】實驗題
【結束】
30
【題目】用1000t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質量的某有機化合物完全燃燒,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該有機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燒,消耗4.8gO2,該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A. C2H4 B. CH4O C. CH4 D. C2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英同學用某鐵合金樣品做了如下實驗:稱量11.4g樣品,放入質量為40g的燒杯中,再往燒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反應完畢后稱量,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總質量為251g。求:
(1)反應產(chǎn)生的氫氣質量為__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原子結構的知識和如圖的信息填空
(1)甲圖中①代表的元素符號是_____,乙圖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_____,丙圖所示粒子屬于_____(填“原子”、“陽離子”或“陰離子”)。
(2)甲、乙、丙三種元素間最本質的區(qū)別是_____(填字母)。
A 質子數(shù)不同 B 中子數(shù)不同 C 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3)寫出甲、乙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3個鐵原子________;②2個鎂離子________;
③n個臭氧分子________;④在硫酸根離子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________。
(2)某元素R在人體內能調節(jié)體液平衡,缺乏該元素會造成心率不齊,過量則會使人惡心腹瀉。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請回答:
①x的值為________;
②該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③該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下面________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鹽是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它們的性質有重要意義。NaCl、KNO3、NH4Cl三種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的是_____。
②40℃時三種固體物質飽和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③圖中A、B點的坐標為A(10,21),B(40,64)。若將100g40℃時的硝酸鉀飽和水溶液降溫到10℃,析出KNO3固體的質量為_____g.(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 21 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 他們具有很多優(yōu)良的性能, 如熔點高, 密度小, 可塑性好等。以鈦鐵礦 ( 主要成分為 FeTiO3 , 同時含有少量的 Fe2 O3 、FeO等) 為原料制 TiO2 , 再由 TiO2 制金屬 Ti 的工藝流程如下:
【查閱資料】鈦、鎂在高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等反應。
(1)寫出工藝流程中生成硫酸鐵的化學方程式 ,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
(2)操作 2 的名稱是 。
(3)工藝流程中, 水解屬于 變化。
(4)工業(yè)上常在高溫和氬氣氛圍中, 用金屬鎂和 TiCl4 反應的方法制備 Ti, 氬氣的作用是 。
(5)TiO2 可與焦炭、氯氣在高溫下反應, 該反應中氯氣和碳的質量按 71 ∶12 的比例參加反應,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深海魚油中的DHA(化學式為C22H32O2)是一種特殊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細胞形成、發(fā)育及運作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下列關于DHA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DHA由56個原子構成B. DHA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16:1
C. DH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8gD. DHA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