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以下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標號為a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并用排水法收集。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若要制取兩瓶CO2(總質量為4.4g),所用7.3%的鹽酸至少__________g

③組裝制取裝置時,需選擇上圖中的a、b、h、ik、l、m_________

④實驗室制取下列氣體時,可選用制取二氧化碳裝置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 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

B 加熱無水醋酸鈉與堿石灰固體制取甲烷

C 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常溫反應制取易溶于水的硫化氫氣體

3)實驗室用KClO3制取O2: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當觀察到_________現象時,說明已收集滿。

反應過程中MnO2在固體混合物中質量分數變化情況,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 先逐漸變小,最后不變 B先逐漸變大,最后不變 C 始終不變

【答案】錐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c C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 B

【解析】

1)標號為a的儀器名稱是錐形瓶;

2)①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設:需要7.3%的鹽酸的質量至少為x。

x=100g;

③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所以組裝制取裝置時,需選擇上圖中的a、bh、ik、l、mc

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不需加熱,屬于固—液常溫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A 鋅粒和稀硫酸常溫反應制取氫氣,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不需加熱,屬于固—液常溫型,但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應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A錯誤;

B加熱無水醋酸鈉與堿石灰固體制取甲烷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屬于固體加熱型,故B錯誤;

C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常溫反應制取易溶于水的硫化氫氣體,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不需加熱,屬于固—液常溫型;硫化氫的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正確。故選C;

3)①若用排水法收集O2,當觀察到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向外冒出時,說明已收集滿;

②二氧化錳在反應中用作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由于氧氣的放出,剩余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小,反應結束后,剩余固體質量不變,反應過程中MnO2在固體混合物中質量分數變化情況,正確的是:先逐漸增大,最后不變。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研究物質的,而物質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觀粒子構成的,讓我們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步入神奇的微觀世界。如圖是兩種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該反應是酸和堿的______反應,又屬于______反應(基本反應類型)

(3)反應前后不變的微粒有______(填離子符號)。

(4)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能發(fā)生的實質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加熱水至沸騰的實驗。

1)從微觀角度解釋圖 中所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

2)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木塞沖出時,水的內能轉化情況與內燃機的_______沖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中,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過程中溶液 pH的變化規(guī)律,繪制出如圖所示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實驗是將NaOH溶液滴入鹽酸中

B. B點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C. A點時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不變色

D. 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格是甲乙丙三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單位g),如圖是KNO3NaCl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請結合表格和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0

30

60

90

13.3

45.8

110

202

35.5

36.0

37.1

38.1

0.18

0.16

0.12

0.08

1)甲、乙、丙三種物質中可能是硝酸鉀的是_____

2)欲使30℃時丙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除加溶劑外還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

3)在30℃時,將5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約為_____g,將此混合物升溫到90℃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甲的溶解度變大 B 甲溶液的質量變大 C 溶液中甲的質量分數不變

4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純KNO3采取_____結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溫下向24.0gFe2O3中通入CO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冷卻測得剩余固體為20.0g。向剩余固體中加入280.2g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應,固體全部溶解,得到300.0g淺綠色溶液。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20.0g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產生0.2gH2

B. 高溫時發(fā)生的反應為Fe2O3+2COFe+FeO+CO2

C. 淺綠色溶液中FeSO4的質量分數為15.2%

D. 高溫下所得CO2氣體的質量為1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波爾多液的制備及組成測定波爾多液是常見的殺菌劑,為天藍色堿性懸濁液。以硫酸銅、生石灰及水為原料,制備波爾多液。為測定從波爾多液中分離出的天藍色固體[CuSO4aCu(OH)2bCa(OH)2cH2O]的組成,設計如下實驗:

(實驗)稱取64.4g天藍色固體,加入足量稀HNO3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過量Ba(NO3)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固體23.3g。

1)判斷Ba(NO3)2溶液已過量的方法是: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______溶液,無現象。

2)不能在鐵制容器中配波爾多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

(實驗)另取64.4g天藍色固體,用如圖裝置進行熱分解實驗

(資料)①CuSO4Cu(OH)2、Ca(OH)2在一定溫度下能受熱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分解過程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改變。

②天藍色固體在110℃時,完全失去結晶水。

Cu(OH)2100℃時分解完全。CuSO4Ca(OH)2580℃左右時開始分解,到650℃時均能分解完全。

④濃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3)按圖連接好裝置,實驗前要先______

4)控制溫度在110℃充分加熱,測得B裝置增重10.8g。再升溫至650℃充分加熱,B裝置又增重了15.2g。最終剩余固體中的成分是______。

5)整個加熱過程中,天藍色固體分解生成水的總質量為______g

6)天藍色固體CuSO4aCu(OH)2bCa(OH)2cH2O中,abc=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時,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將40時甲的一定量飽和溶液降溫至20,溶液質量不變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時,分別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時降溫至20,甲、乙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A、B兩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

2B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_______

3A元素和B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

4)寫出AB元素形成的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