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小明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向充滿二氧化碳的三個軟質塑料瓶中分別注入等體積的飽和氫氧化鈉溶液、飽和石灰水、水,立即擰緊瓶塞,振蕩,觀察現象。

1)振蕩B瓶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

2)小明觀察到A瓶比C瓶變癟得更明顯,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后又變澄清)、瓶子變癟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氫氧化鈉吸收了二氧化碳)或等體積的氫氧化鈉溶液比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多

【解析】

1)飽和的石灰水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能觀察到B中的溶液逐漸變渾濁。二氧化碳氣體被吸收,瓶內壓強減小,則能觀察到B瓶變癟。故答案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后又變澄清)、瓶子變癟;

2A中盛放的是氫氧化鈉溶液,C盛放的是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當觀察到A瓶比C瓶變癟的更明顯,則說明A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的壓強更小。故答案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氫氧化鈉吸收了二氧化碳)或等體積的氫氧化鈉溶液比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參加反應的X、Y兩種物質的粒子個數之比為34

B.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C.W物質屬于有機物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鎂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請回答:

(1)鎂原子的核電荷數為_____;

(2)鎂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電子(獲得失去”),形成____離子(”),鎂離子的符號表示為____。

(3)由此可以得出:原子在失去最外層電子或在最外層得到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后,一定不會發(fā)生改變的有___。

①元素的種類;②元素的化學性質;③相對原子質量;④粒子的電性;⑤原子核;⑥最外層電子數;⑦電子層數;⑧核外電子總數;⑨質子個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對固體甲的溶液進行恒溫蒸發(fā),實驗記錄如下:

根據上述實驗,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

A.①②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B.固體甲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15g

C.固體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實驗小組對其進行研究。

(查閱資料)

. NaClO溶液呈堿性。

.消毒殺菌的原理是使菌體蛋白質變性,變性程度越大,消毒液消毒殺菌效果越好。雞蛋清中的蛋白質發(fā)生變性反應時變?yōu)榘咨腆w物質。

.ORP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數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強。

(進行實驗)

實驗1:制備84消毒液

某同學制作了一種84消毒液發(fā)生器(如圖所示),用石墨作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即可制得消毒液。

實驗2:在雞蛋清中加入不同濃度的消毒液,靜置15min現象如下表。

序號

2-1

2-2

2-3

2-4

實驗

操作

實驗現象

液體表面產生大量氣泡,無其他現象

液體中產生大量白色固體

液體中產生少量白色固體

液體中產生極少量白色固體

實驗3: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響因素

序號

3-1

3-2

實驗操作

取燒杯倒入30mL濃度為110084消毒液,將燒杯放置在距離光源 10cm處進行光照,測量ORP變化

取四個燒杯,分別倒入30mL濃度為110084消毒液,并置于20°C、30°C40°C50°C水浴中加熱,測量 ORP變化

測量數據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補全①的化學方程式。

2NaCl+2H2O2NaOH+ Cl2↑+______Cl2+2NaOH =NaCl+NaClO+H2O

(2)實驗2的目的是_______。

(3)實驗3-1的結論是_______

(4)根據實驗3-2的測量數據可知,影響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有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5)由實驗3可知,84消毒液儲存時需注意________。

(6)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H2+ CuOCu + H2O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D.2NaBr + Cl2 =2NaCl + 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12010 12 14 日下午,以低碳生活為主題的專題展覽在中國科技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旨在引導公眾改變生活觀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展覽共設 5 個分主題展區(qū)。

1)地球村的危機,展示人類過度開發(fā)、高碳排放所造成的惡果,如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氧化亞氮(N2O)、甲烷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其中甲烷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2)高科技的減術。為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科學家采取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化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新生活的低路。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少買不必要的衣服

B使用節(jié)能電器

C洗碗時不間斷地放水沖洗

D少開私家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材料2)氨基鈉(NaNH2)是合成維生素 A 的原料。工業(yè)上將鈉于 97 ~ 100 ℃熔融,向反應容器中緩慢通入無水的液氨(NH3),再加熱至 350 ~ 360 ℃生成氨基鈉和氫氣。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鈉可能與水反應

B鈉的熔點比鐵的熔點低

C維生素 A 中一定含有鈉元素

2)制備氨基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周期表中鈉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探究鋁和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先后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后,鋁片表面有紫紅色固體生成

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反應后溶液比反應前的溶液質量增重了

D.根據該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的鋁活動性比銅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影響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的因素”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金屬與鹽酸反應劇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作出猜想]a、可能與金屬本身的性質有關 b、可能與鹽酸的濃度有關

[設計探究]實驗所用金屬均已用砂紙打磨

1)實驗①為探究猜想a,小組同學分別在兩支試管中放入相同質量的鋅片和鐵片,然后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相同質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放鋅片的試管中立即產生大量氣泡,放鐵片的試管中只產生少量氣泡,鐵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從實驗現象可判斷:金屬活動性Zn_______Fe (填“<”“=”“>”)。

得出結論:金屬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與金屬本身性質有關,金屬的活動性與反應的劇烈程度的關系是________。

2)實驗②為探究猜想b,小組同學設計如圖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

所用藥品,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編號

選用金屬(均取2g

鹽酸質量分數(均取50mL

每分鐘產生氫氣的體積/mL

1|

1~2分鐘

2~3分鐘

3~4分鐘

4~5分鐘

5分鐘共收集氣體

鋅片

15%

2.9

16.9

11.0

9.2

7.6

48.5

鋅片

5%

1.6

8.4

5.9

4.8

3.7

24.4

3)得出結論:金屬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與鹽酸的濃度有關,其關系是__________。

4[反思評價]根據表中實驗II數據分析,鋅與鹽酸發(fā)生反應快慢的變化情況為________,其原因為_______。

5)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可能還受哪些因素的影響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