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蠟燭的有關化學性質,已進行了查資料(內容略)、部分實驗設計和觀察及假設了部分結論,假如你是該組的成員
(1)請你根據(jù)如表完成整個探究報告(填寫在表中)

實驗操作及實驗作圖

實驗現(xiàn)象


A.將燃燒的蠟燭用燒杯將其罩住


B.將一根細木條按下圖所示放入火焰中,約2秒后立即取出

木條中間被燒痕跡最輕,
越向兩側被燒痕跡越重


C.將涂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

D.假如蠟燭中含有氫元
素,那么蠟燭燃燒的產(chǎn)物中
有水生成.請依據(jù)此假設寫
出操作步驟(不作圖).

\


(2)請回答在探究活動中,除經(jīng)歷提出問題、查資料、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階段外,還可能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

【答案】
(1)蠟燭火焰逐漸變小直至熄滅,燒杯內壁有水霧,燒杯壁有黑色顆粒;蠟燭燃燒需要氧氣(或燒杯內氧氣基本耗盡);焰心和內焰的溫度低于外焰的溫度(或焰心、內焰、外焰溫度不同);玻璃片上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或玻璃片上有一層白膜生成);蠟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證明蠟燭的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小燒杯(或在火焰的上方放一個干、冷的玻璃片)
(2)進行實驗操作(或實施實驗方案),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并得出結論(或表達與交流得出結論)
【解析】解:(1)A、把燃著的蠟燭用燒杯罩住,因為蠟燭燃燒需要消耗氧氣,當氧氣耗盡時就會熄滅;
B、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木條兩側被燒痕跡明顯可知蠟燭燃燒時,外焰的溫度最高,焰心的溫度最低;
C、玻璃片上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
D、可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會觀察到燒杯壁上有水霧或小液滴出現(xiàn),證明有水生成,進而推知石蠟中含有氫元素;
所以答案是:

實驗操作及實驗作圖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蠟燭逐漸熄滅

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蠟燭燃燒時,外焰溫度
最高,焰心溫度最低

玻璃片上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或玻璃片上有一層白膜生成)

蠟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

D.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

燒杯壁上有水霧或小液滴生成

蠟燭燃燒后產(chǎn)生了水,
說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

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查資料,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得出結論;
所以答案是:進行實驗操作(或實施實驗方案),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并得出結論(或表達與交流得出結論).
答案:(1)A、實驗現(xiàn)象:蠟燭火焰逐漸變小直至熄滅,燒杯內壁有水霧,燒杯壁有黑色顆粒.
結論:蠟燭燃燒需要氧氣(或燒杯內氧氣基本耗盡).
B、結論:焰心和內焰的溫度低于外焰的溫度(或焰心、內焰、外焰溫度不同)
C、實驗現(xiàn)象:玻璃片上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或玻璃片上有一層白膜生成).
結論:蠟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證明蠟燭的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D、實驗步驟: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小燒杯(或在火焰的上方放一個干、冷的玻璃片).
實驗現(xiàn)象:燒杯內壁有水霧(珠).或玻璃片上有水霧(珠).(2)進行實驗操作(或實施實驗方案),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并得出結論(或表達與交流得出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價陰離子具有10個電子,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8,它的原子核內的中子數(shù)為( )

A. 28 B. 10 C. 12 D.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過濾
B.
稱取氯化鈉
C.
稀釋濃硫酸
D.
測溶液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jīng)過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③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xiàn)的情形是(填序號).

(2)操作④中除用到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玻璃棒、坩堝鉗外,還需要用到等儀器.該操作中容易造成食鹽固體飛濺,為盡量減少飛濺,除連續(xù)攪拌外,你認為還可采取等措施.
(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fā)現(xiàn)制得率較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號).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fā)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fā)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釀酒公司釀制黃酒涉及到的部分工藝,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泡米 B.發(fā)酵 C.過濾 D.灌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關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討論中,有以下四種說法:①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②帶負電荷的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里繞核運動;③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④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的個數(shù)一定不等于中子的個數(shù)。下列組合中,都正確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量筒放平穩(wěn)且面對刻度線,初次仰視凹液面的最低點讀數(shù)為19mL,傾出部分液體后,俯視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0mL,則實際該學生傾出液體的體積是( )

A. 9mL B. 大于9mL C. 小于9mL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最近,大米中鎘超標受到人們廣泛關注.鎘有劇毒,首先引起腎臟損害,然后破壞人體內的鈣,使人患上無法忍受的骨痛病.結合如圖所示判斷,下列關于鎘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金屬元素
B.相對原子質量為112.4
C.原子序數(shù)和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均為48
D.原子核外有5個電子層,最外層有2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儀器a和b的名稱:a , b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擇的裝置為(填字母),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為
(填字母).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氣體會變成固體,固體二氧化碳叫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