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均含有同一種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參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它們相互反應及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短線“一”表示相連的物質(zhì)間能反應,箭頭“→”表示可以轉(zhuǎn)化生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zhì)E的化學式____________,寫出物質(zhì)C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
(2)寫出A→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寫出E→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圖中未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H2SO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改良酸性土壤(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置換反應
【解析】
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均含有同一種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則A是碳酸鈣,D參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則D是二氧化碳,碳酸鈣能轉(zhuǎn)化成B,B能轉(zhuǎn)化為C,C能轉(zhuǎn)化為碳酸鈣,則B是氧化鈣,B能轉(zhuǎn)化成C,則C是氫氧化鈣,氧化鈣和氫氧化鈣都能和E反應,且E能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且E中含有氧元素,則E可能是硫酸。
(1)根據(jù)分析可知,E是硫酸,化學式為H2SO4,C是氫氧化鈣,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
(2)A→B是碳酸鈣轉(zhuǎn)化成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
(3)E→D是硫酸轉(zhuǎn)化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4)A→B:,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為分解反應;
B→C: ,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為化合反應;
C→A:,該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C與D反應:,該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B與E反應:該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C與E反應:該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E→D:該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D→A:,該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A→D:,該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所以未涉及置換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含量,興趣小組同學稱取12.5g石灰石礦樣品粉末于燒杯中,將80 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應,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逸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g) | 20 | 20 | 20 | 20 |
燒杯中剩余物的質(zhì)量(g) | 30.5 | 48.5 | 68.1 | 88.1 |
(1)樣品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zhì)量為多少g。
(2)計算該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含雜質(zhì)的硫酸銅樣品9g(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沉淀和71 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溶液。計算:
(1)樣品中硫酸銅的質(zhì)量;
(2)所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jié)果精確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赤銅(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熱到約800℃,可以得到一種外觀似金子的鋅和銅的合金。某同學在實驗室按古代方法將爐甘石、赤銅和木炭粉混合加熱一段時間,得到固體混合物A。對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探究。(資料:Cu2O+H2SO4=CuSO4+Cu+H2O)
(1)固體混合物A中一定有_____,說明判斷一定有的理由____。
(2)濾渣B 是_____,說明B一定有的來源____。
(3)設計實驗證明固體混合物A中有銅,寫出實驗操作及預期現(xiàn)象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3個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
(2)硫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碘酒中的溶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銨根離子中氮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像的變化趨勢,能正確表示對應操作的是
A.某溫度下,向一定量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固體
B.將濃鹽酸敞開口放置在空氣中
C.加熱一定質(zhì)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固體
D.向一定質(zhì)量的氫氧化鉀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證明酸與堿發(fā)生反應,實驗小組同學進行了圖1實驗,利用溫度傳感器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2,請據(jù)圖回答:
(1)用膠頭滴管將稀硫酸滴入乙燒杯中,能證明乙中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確定乙中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同學們進行反應后溶液 pH 的測定,其操 作中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圖 2 曲線說明中和反應是___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B點后溶液溫度逐漸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碳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
早在公元三世紀,我國西晉時期的張華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燒白石作白灰既訖.....”的記載,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時生成CO2。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劇增加,釋放的CO2越來越多。當大氣中CO2等氣體的含量升高時,會增強大氣對太陽光中紅外線輻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熱量向外散發(fā),從而導致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候變暖。
科學家一直致力于將CO2分離回收、循環(huán)利用和再生轉(zhuǎn)化成資源。化學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劑與CO2發(fā)生化學反應來吸收分離CO2的方法,常見的吸收劑有氫氧化鈉、氨氧化鈣、碳酸鉀溶液以及各類胺溶液等。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會發(fā)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一系列反應,實現(xiàn)再生轉(zhuǎn)化。我國科學家在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別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單晶納米帶,并將其用于CO2的光還原,成功地實現(xiàn)了將CO2轉(zhuǎn)化為碳氫化合物燃料。
請回答:
(1)《博物志》中所記載“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
(2)CO2的用途有_______(寫1條即可)。溫室效應加劇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有_____(寫1條即可)。
(3)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
(4)用碳酸鉀溶液吸收CO2時,產(chǎn)物是KHC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5)一定條件下,CO2和H2反應生成CH4和H2O。請在以下框圖中將該反應的微觀粒子補充完整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白云石是重要的工業(yè)礦石,利用它可制硫酸鎂,進而制得用途廣泛的氧化鎂。
(制備MgSO4)
(1)白云石礦石是含有MgCO3、SiO2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寫出一個在酸浸池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2)礦石進行酸浸前進行粉碎的意義在于______。
(3)流程中經(jīng)過“系列操作”得到渣質(zhì)是通過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實現(xiàn)的,在實驗室進行該操作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備MgO)
用硫酸鎂制備氧化鎂的方案很多,其中之一是用活性炭還原硫酸鎂,簡要流程如圖:
(4)反應原理為:2MgSO4+C2MgO+CO2↑+2X↑,生成物中的X的化學式為_____;工業(yè)上可用燒堿溶液將其吸收處理后排放,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5)活性炭在煅燒爐中除了做硫酸鎂的還原劑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_____;體現(xiàn)這一作用的化學反應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