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一種氮氣滅火裝置能利用液氮(沸點為-196)產(chǎn)生的大量氮氣來滅火。他們用氮氣進行如右圖所示實驗,卻發(fā)現(xiàn)蠟燭未熄滅。

(查閱資料)氮氣密度略小于空氣;壓強不變時,氣體溫度越低,密度越大。

(1)結合氮氣性質(zhì)分析,右圖蠟燭未熄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實驗1:探究氮氣能否用來滅火(所用容器均為隔熱材料,下同)

實驗編號

1-1

1-2

1-3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現(xiàn)象

蠟燭持續(xù)燃燒

蠟燭緩慢熄滅

蠟燭熄滅

(2)實驗前有同學提出,由液氮汽化產(chǎn)生的氮氣溫度低,密度足夠大,會向下流動隔 絕可燃物周圍的氧氣。依據(jù)實驗1判斷,這種假設_____(成立不成立”)。

(3)有同學根據(jù)實驗1提出新假設,氮氣滅火可能與可燃物周圍氮氣的含量有關? 能支持這一假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填實驗1中的實驗編號)

實驗2:探究滅火與氮氣含量是否有關

實驗編號

2-1

2-2

2-3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現(xiàn)象

蠟燭沒有熄滅

蠟燭緩慢熄滅

(4)實驗2中,蠟燭所在位置氮氣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實驗編號)。

(5)推測實驗2-3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6)反思實驗2,除氮氣含量外,影響蠟燭燃燒的其它可能因素是________。

(7)結合上述實驗,下列關于氮氣滅火裝置使用的說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 從高處向低處噴灑使用

B. 可燃物火焰熄滅后,還需持續(xù)通氣一段時間

C. 在有少量排氣口的封閉空間中使用時,效果好于開放空間

【答案】氮氣密度略小于空氣,傾倒時不能隔絕蠟燭周圍的氧氣 不成立 1-2 2-3 蠟燭熄滅(或蠟燭迅速熄滅,合理即可) 溫度 BC

【解析】

1)由題文知氮氣密度略小于空氣,傾倒時不能隔絕蠟燭周圍的氧氣,故填氮氣密度略小于空氣,傾倒時不能隔絕蠟燭周圍的氧氣;

(2)實驗1-1和實驗1-2對比,說明雖然液氮汽化產(chǎn)生的氮氣溫度低,但是密度沒有大到能使燒杯下端蠟燭熄滅,僅使燒杯口端的蠟燭緩慢熄滅,在對比實驗1-3中二氧化碳的滅火效果,可知這種假設不成立,故填不成立;

3)實驗1-2蠟燭熄滅而實驗1-1蠟燭繼續(xù)燃燒,如果氮氣滅火可能與可燃物周圍氮氣的含量有關,說明實驗1-2蠟燭周圍氮氣含量比實驗1-1蠟燭周圍氮氣含量高,故填1-2;

(4)由實驗2-1和2-2可知,越接近液氮,蠟燭越容易熄滅,說明越接近液氮,氮氣濃度越高,可知蠟燭所在位置氮氣含量最高的應該是實驗2-3,故填2-3;

(5)由前分析可知越接近液氮處氮氣濃度越高,蠟燭越容易熄滅,故填蠟燭熄滅(或蠟燭迅速熄滅,合理即可);

(6)液氮汽化需要吸熱,越接近液氮,溫度越低,溫度低也可能影響蠟燭的燃燒,故填溫度;

(7)

A、氮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從高處向低處噴灑使用,不能達到滅火的效果,故不符合題意;

B、可燃物火焰熄滅后,還需持續(xù)通氣一段時間,避免熱的可燃物和氧氣接觸重新燃燒,故符合題意;

C、在有少量排氣口的封閉空間中使用氮氣滅火時,能增加空間內(nèi)氮氣的濃度,滅火效果好于開放空間,故符合題意;故填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積,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nèi)稍過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______ ;

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nèi)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______ ;

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剩下的氣體主要是 ______ ,該氣體 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______ ;

小梅同學探究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試驗之后,又設計了如甲裝置所示的實驗,紅磷和木炭均為足量,分別把A、B兩瓶中的紅磷和木炭點燃,將燃燒完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C、D兩處的夾子,想一想.

她將看到甲裝置的燒杯中的水進入 ______ 瓶,原因是 ______

如果將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戊分別代表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五種物質(zhì),它們之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物質(zhì)與戊的反應中:戊與甲或戊與乙的反應類型不同于其它幾個反應;丙與戊反應能產(chǎn)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硝酸銀

碳酸鈣

氫氧化鋇

稀鹽酸

B

硝酸銀

碳酸鈣

稀鹽酸

氫氧化鋇

C

氫氧化鋇

碳酸鈣

硝酸銀

稀鹽酸

D

硝酸銀

碳酸鈣

氫氧化鋇

稀鹽酸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見的鍋有陶瓷鍋、鐵鍋、銅鍋等。

(1)與陶瓷鍋相比,用銅鍋加熱更快,利用的金屬性質(zhì)是_______

(2)鐵鍋清洗后如未擦干,容易產(chǎn)生紅色鐵銹,該過程中發(fā)生了_____(物理化學”)變化。

(3)銅鍋加熱后,鍋底容易產(chǎn)生一層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用鋼絲球清洗銅鍋時,用力過大容易在銅鍋上產(chǎn)生劃痕。說明鋼的硬度比銅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煤炭資源豐富,但液體燃料短缺。通過煤液化技術,用煤炭和水制 取甲醇(CH3OH)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流程如下:

(1)冷卻器里發(fā)生的是__________(物理化學”)變化。

(2)合成塔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在方框內(nèi)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________

(3)下列關于甲醇生產(chǎn)的說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根據(jù)信息推測,甲醇是一種液體燃料

B.煤炭與水在常溫下即可生成COH2

C.甲醇的生產(chǎn)會受到COH2比例的影響

(4)甲醇燃燒時發(fā)生反應:2CH3OH + 3O22CO2 + 4H2O,若甲醇燃料的質(zhì)量為32 t,則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的質(zhì)量為__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研究鋁與氯化銅溶液的反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①紅色物質(zhì)附著于鋁片表面

②鋁片表面逸出大量無色氣體,放出大量的熱

③燒杯底部出現(xiàn)紅色沉淀和白色沉淀

(1)打磨鋁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現(xiàn)象①和現(xiàn)象③中的紅色物質(zhì)均為Cu,生成該物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3)經(jīng)檢驗,現(xiàn)象②中的無色氣體為氫氣。甲同學猜測可能是氯化銅溶液顯酸性,經(jīng)pH計檢驗,pH_____7,證實了甲的猜想。

(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學成分。

乙同學通過查閱資料認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亞銅(CuCl)。

CuCl中銅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

【查閱資料】

①CuCl可與濃氨水反應生成無色的Cu(NH3)2和Cl-

②Cu(NH3)2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變?yōu)樗{色;Cl-可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

【進行實驗】

①取燒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滌;

②向其中加入濃氨水,沉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將無色溶液分為兩份;

③取其中一份無色溶液……

④將另一份無色溶液放置于空氣中……

以上步驟③的實驗方案是________;步驟④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可以確定,該白色固體是CuCl。

【反思與評價】Al和CuCl2溶液反應為什么會出現(xiàn)CuCl呢?

丙同學猜測:可能是Cu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了CuCl。

丙同學為了驗證猜想,取Cu粉與15% CuCl2溶液混合,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

(5)丙通過分析Al與CuCl2溶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改進了實驗,證明了Cu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了CuCl,改進之處是________。

(6)丁同學認為丙同學的實驗還不夠嚴謹,還應考慮________對Cu與CuCl2溶液反應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向燒杯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水,僅有部分晶體溶解.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說法正確的是( 。

A.溶劑的質(zhì)量增加,溶液顏色變淺 B.溶質(zhì)溶解度不變,溶液顏色變深

C.溶質(zhì)的質(zhì)量增加,溶液顏色變深 D.溶質(zhì)溶解度不變,溶液顏色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zhì)量的AgNO3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洗滌、干燥后稱量,得到的固體質(zhì)量為a克。據(jù)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濾液中的物質(zhì)一定至少有兩種

B. 取反應后的濾液滴加稀鹽酸,可能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C. 取濾渣滴加稀鹽酸,一定有氣泡產(chǎn)生

D. 取反應后的濾液觀察,濾液一定呈無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探究活動學習和理解化學知識.請你一起研究學習,并回答有關問題.

研究主題:水溶液中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

相關信息:一定體積的溶液中,離子的數(shù)目越多,其離子的濃度越大.電導率傳感器用于測量溶液的導電性強弱,能反映離子濃度大。嗤瑴囟认峦N溶液電導率越大,離子濃度越大.

(1)實驗一:恒溫條件下,向100mL一定濃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插入電導率傳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如圖中甲曲線所示.

①甲曲線M點時混合液體呈_____色;

②通過對甲曲線的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填序號).

aM點前曲線下滑的過程中,H+OH結合成H2OBa2+SO42結合成BaSO4

bM點時離子濃度幾乎為零

cM點后溶液電導率逐漸增大,僅由于溶液中H+在逐漸增大

③經(jīng)測定,M點時消耗稀H2SO4溶液50mL,且過濾后濾液質(zhì)量為147. 67g。請計算原Ba(OH)2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 (寫出計算過程,各種稀溶液的密度都可看成1g·mL-1)。

(2)實驗二:恒溫條件下,向100mL同濃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插入電導率傳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如上圖乙曲線所示.

通過對乙曲線的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填序號).

a.開始至完全反應過程中,電導率減小,溶液由紅色逐漸變?yōu)闊o色

b.電導率下降到最低點時仍然較大,表明溶液中還存在較多離子

c.整個實驗過程中,溶液中Na+數(shù)目一直增大

②N點時,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通過比較分析,結合已學知識可知,溶液中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是參與反應的離子,結合生成了沉淀、氣體或水,導致其濃度_____(填增大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