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工業(yè)上常用精制的氯化鈉為原料制備純堿,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從物質的元素組成上分析,需要加入含______元素的物質,但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通常是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制成飽和氨鹽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業(yè)上制得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不考慮其它雜質),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要測定某工廠生產(chǎn)的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如下方案:方案一: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放入燒杯中,溶入足量水后向濾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沉淀洗滌、干燥并稱量。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
稱量項目 | 甲 | 乙 | 丙 |
所取樣品的質量/g | 12 | 12 | 15 |
加入氯化鈣溶液的質量/g | 150 | 100 | 100 |
反應后所得沉淀的質量/g | 10 | 10 | 10 |
①請你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步驟,計算結果保留到0.1%)______。
②方案二:丁同學用電子天平分別稱取12g相同的碳酸鈉樣品和100g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燒杯內(nèi)剩余物質的質量為108.6g,則該同學測得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方案一中測得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假設裝置氣密性良好)
【答案】碳、氧 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顯酸性,酸堿容易發(fā)生中和反應 88.3% 小于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不足
【解析】
(1)氯化鈉中含有鈉元素和氯元素,碳酸鈉中含有碳元素、氧元素和鈉元素,從物質的元素組成上分析,需要加入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質,但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通常是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制成飽和氨鹽水,原因是: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顯酸性,酸堿容易發(fā)生中和反應;
(2) ①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x=10.6g
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100%≈88.3%
②方案二中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12g+100g-108.6g=3.4g
設方案一中等質量的碳酸鈉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y。
y=4.4g
4.4g>3.4g
故方案二中該同學測得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于方案一中測得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原因可能是:加入稀鹽酸的質量不足。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四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60℃時,四種物質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將40℃時氯化鉀的不飽和溶液,保持溶液溫度不變,制成飽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 (舉1例)。
(3)在t℃時,將30g氯化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 (精確到0.1%)。
(4)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氫銨固體,會有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晶體析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Cl+NH4HCO3 =NaHCO3↓+NH4Cl,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和題13圖中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簡述以硫酸銨固體為原料制取較純硫酸鉀晶體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亞鐵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廣泛。硫酸亞鐵銨俗稱摩爾鹽,下圖為制取摩爾鹽過程的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先用碳酸鈉溶液浸泡廢鐵屑表面油漬。碳酸鈉溶液可除去油漬是因為碳酸鈉溶液的pH_____7(填“>”、“<”或“=”)。
(2)步驟②中,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_____,能用加熱蒸發(fā)冷卻的方法析出,說明摩爾鹽的溶解度_____;
(3)廢鐵屑的主要成分是鐵,同時含有少量氧化鐵。請寫出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寫出其中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4)步驟②所得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
(5)能用酒精洗滌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裝置,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選用的裝置是______(填編號);選用的藥品名稱是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fā)生裝置應選用______(填編號)。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如用E裝置收集O2,當觀察到______時,說明氧氣已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一微觀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
鎵是一種銀白色金屬,放在手心會馬上熔化,能與沸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鎵,目前金屬鎵廣泛用于制造半導體材料。下圖是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請閱讀信息后回答:
(1)寫出一條鎵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
(2)鎵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___。
(3)寫出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
(4)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一般采用GaCl3與NH3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同時得到另一種化合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nèi)祟愋斡安浑x,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填空。
(1)請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各一種(用化學式表示):
①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__________; ②食醋中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治療胃酸過多的鹽______________; ④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堿___________。
(2)如圖是一個燈泡,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標示的物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填名稱,1個即可);
②玻璃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其中一種成分是由硅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③小紅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燈泡,他把破爛的燈泡進行拆解后,應將鋁制燈帽放入標記為______(填寫“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內(nèi);
④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一微觀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式。
(1)請結合如圖1所示反應的微觀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1反應中實際參與化學反應的粒子是_____。
②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
③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
(2)如圖2所示化學反應的生成物中有_____種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40℃時,等質量的甲、乙形成飽和溶液質量:甲>乙
B. 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溶液從40℃降溫至20℃時析出的晶體:甲>乙
C. 20℃時,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
D. 40℃時,將30g的乙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乙的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fā)現(xiàn)鎂、鈉都能在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反應后冷卻,瓶底除了有黑色顆粒,瓶壁上還都附著白色物質。經(jīng)檢驗,黑色顆粒是碳。他們對鎂、鈉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后生成的白色物質分別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問題一)鎂在純凈的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的白色物質是什么?
同學們首先排除了是Mg(OH)2的可能性,理由是_____。
(做出猜想)白色固體可能是①MgO、②MgCO3、③_____。
(進行實驗)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_____現(xiàn)象,猜想①正確。
(實驗結論)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探究問題二)鈉在純凈的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的白色物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信息1:鈉能與冷水發(fā)生劇烈反應。
信息2:Na2O+H2O=2NaOH
(實驗設計)甲組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取少量白色物質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Ba(OH)2溶液 | _____ | 白色物質中有Na2CO3 |
靜置后,向上層清液滴加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 | 白色物質中有Na2O |
甲組結論:白色固體為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乙組方案:
取5.3克白色固體樣品進行下列操作:
(1)操作①是_____。
(2)Ba(OH)2溶液必須足量的目的是_____。
該組同學測得m=9.85克,結合樣品質量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白色固體為Na2CO3。
(實驗反思)
(1)為何甲、乙兩組所得結論不相符,某同學分析后指出甲組方案不科學,應該將甲組方案中的Ba(OH)2溶液改為_____溶液才合理。
(2)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拓展應用)
實驗室里鈉等金屬因燃燒引發(fā)火災時,可以選擇的滅火方式有_____。
A 用水澆滅 B 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C 撒沙土蓋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