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屬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呢?為了證實這個問題,有人采用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人吸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__(填“打開”或“關閉”,下同),活塞B________。
(2)人呼氣時,活塞A、B具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此時可觀察到Ⅱ瓶內(nèi)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能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原理,設計如下實驗以探究微粒的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I: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I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Ⅱ(如上圖中甲所示):燒杯A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Ⅲ(如上圖中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這個實驗能驗證“分子在不斷運動著”嗎?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里可用如下圖裝置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圖中注射器內(nèi)有一可自由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nèi)密封有空氣,右端跟外界空氣相通。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刻度5厘米處。實驗時,用熱水對玻璃管內(nèi)足量的白磷微熱,反應開始就撤離熱水,待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整個實驗過程觀察到活塞移動的情況是( )。
A. 向左移動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 向右移動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C. 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 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化學”能實現(xiàn)零排放(即反應物中的原子利用率達到100%)。CO與H2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機化工原料。根據(jù)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機物不可能是
A. 甲醇(CH4O) B. 乙醇(C2H6O) C. 甲醛(CH2O) D. 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飲料的調(diào)香劑。對乙酸乙酯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乙酸乙酯由14種原子構成
B.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 1:16
C.其式量為88g/mol
D.其一個分子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2: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措施有利于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是( )
①研發(fā)易降解生物化肥
②限制生產(chǎn)含磷的洗衣粉
③田間焚燒秸稈
④應用高效潔凈的能源
⑤加快化石燃料的開發(fā)與使用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華同學設計如下方案:小華:采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燃燒匙中藥品為紅磷)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在集氣瓶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將燃燒匙中紅磷換成硫粉,實驗能否成功?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