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式。
(1)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實驗中,主要有四步實驗,如圖
步驟Ⅲ,給蒸發(fā)皿加熱時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墊上石棉網;步驟Ⅳ是_____。
(2)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四步實驗中,步驟中有_____次(填數(shù)值)用到了玻璃棒。
(3)該小組下列操作,影響第Ⅳ步結果的是_____。
A 未充分溶解就過濾
B 蒸發(fā)時水分未完全蒸干
C 蒸發(fā)時鹽粒濺出蒸發(fā)皿
(4)實驗室配制一定量10%的氯化鈉溶液(己知水的密度為lg/cm3)。
①用8.0g氯化鈉固體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水_____mL。
②在溶液配制過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時,視線_____。
③將配好的溶液倒入潔凈的_____中(填容器名稱),蓋好塞子貼上標簽。
④下列操作會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低的是_____。
A 氯化鈉固體中含有雜質
B 燒杯洗凈后未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C 用量筒量取水時采用俯視方法讀數(shù)
【答案】不需要 計算產率 4 ABC 72 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細口瓶 AB
【解析】
(1)蒸發(fā)皿是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粗鹽中難容性雜質實驗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fā)、計算產率。
(2)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四步實驗每一步都用到了玻璃棒。
(3)對產率有影響的操作是未充分溶解就過濾、蒸發(fā)時鹽粒濺出蒸發(fā)皿、蒸發(fā)時水分未完全蒸干等,故選ABC。
(4)①氯化鈉溶液質量=8.0g÷10%=80g,水的質量=80g-8g=72.0g;體積為72.0mL;
②在溶液配制過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③配好的溶液盛放于細口瓶中,蓋好塞子貼上標簽;
④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低的因素有氯化鈉固體中含有雜質,燒杯不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時采用仰視方法讀數(shù),藥品與砝碼位置放反等,故選A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各特質中的少量雜質,所有除雜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特質 | 雜質(少量) | 加入試劑及用量 | 除雜操作方法 | |
A | 溶液 | 過量的溶液 | 過濾,除去濾渣 | |
B | 過量的稀硫酸 | 過濾,洗滌、干燥濾渣 | ||
C | 溶液 | 過量的銅粉 | 過濾,洗滌、干燥濾渣 | |
D | 過量的氧化銅 | 加熱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
(2)銦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_____,在化學反應中銦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下列編號儀器的名稱:Y___;Z___.
(2)實驗室某同學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時,應選用___(填裝置編號 )作發(fā)生裝置,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若收集一瓶氧氣,供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使用,最好選用氣體的收集裝置中的___(填裝置序號).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最后兩步操作若調換,造成的后果是____,最后他還發(fā)現(xiàn)水槽內的水顯紅色,請你幫他分析一下原因是:___.
(3)某同學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制氧氣,將裝置C和E連接,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后,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集氣瓶口部及底部均不復燃,原因是___.
(4)李剛同學想用裝置F來收集氧氣,氧氣應該從___(填導管編號a或b,下同)通入,若用裝置BFG組合來測定過氧化氫溶液生成氧氣的體積,應先在集氣瓶中裝滿水,然后將導管___和c導管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研究“水”可從多角度展開。
(1)水的電解
①宏觀現(xiàn)象:按如圖所示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試管A、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常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
②微觀該反應中發(fā)生分解的微粒名稱是_____,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符號是_____。
(2)水的性質
將黃豆大小的金屬鉀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鉀。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下列與水有關的實驗中,實驗和對應的解析都正確的是_____。
實驗操作 | 解析 | |
A | 將燃燒的硫放盛有入留有少量水的氧氣的集氣瓶中 | 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有毒氣體外逸污染空氣 |
B | 粗鹽的提純用到水溶解粗鹽再過濾 | 根據(jù)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把混合物進行分離除雜 |
C | 用水滅火 | 水能吸收熱量,從而降低環(huán)境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
D | 用氯化鈉溶液進行導電性試驗,觀察小燈泡是否變亮 | 小燈泡變亮,說明氯化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圖1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時,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始終沒有復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寫出一種即可),實驗完華后,若要從剩余固體中回收二氧化錳,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_____
(2)已知由一氧化碳發(fā)生裝置制得的氣體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現(xiàn)用圖2中的裝置凈化該氣體,并用凈化后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再檢驗氣體產物
①B裝置中應盛放的試劑是_____
②如果D、,E裝置順序對調,將會導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Ⅰ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
(2) 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___________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中。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過程】
甲小組同學使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
(1)用止水夾夾緊橡皮管;
(2)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3)燃燒結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
【問題提出】該小組同學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上升的水面始終小于理論值。經查閱資料知: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shù)低于7% 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Ⅱ 改進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方法
【實驗改進】經查閱資料可知:常溫下,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因為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少量水反應生成鐵銹(其主要成分是Fe2O3),但速度緩慢。在有食鹽(NaCl)、活性炭存在條件下,反應速度較快。乙小組選擇該原理,設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裝置圖。
【數(shù)據(jù)處理】乙小組同學用量筒測量實驗前后燒杯中水的體積,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_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實驗反思】與燃燒紅磷方法相比,乙小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再改進】在乙組實驗的基礎上,丙組同學設計了如圖3的裝置進行氧氣含量的測定,其方法如下:
【實驗過程】
步驟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脫氧劑粉末(即食鹽水、鐵粉、活性炭的混合物,體積為2mL),封閉。
圖3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至______________時停止實驗。
【實驗再反思】
丙小組同學的方案與乙小組的方案同學相比,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雨水因溶解了少量二氧化碳,pH為5.6,化石燃料燃燒可能產生,最終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下圖是形成酸雨的其中一條途徑:
(1)我們把pH_____5.6(填“>”“<”或“=”)的降雨稱為酸雨。
(2)以上途徑的各物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有_______種。
(3)為減少酸雨危害,下列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填序號)
①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②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③將燃煤鍋爐煙囪加高 ④開發(fā)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4)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碘水(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和氫碘酸(HI),我們可利用此原理來測定空氣中的含量,該原理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含雜質的硝酸鈉溶液,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無色溶液B的溶質是硝酸鈣
B. 原溶液中的雜質一定是氯化鈣
C. 原溶液中的雜質可能由三種物質組成
D. 該實驗中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不止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