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圖所示。圖中a、b、c、d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分數。下列數據正確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答案】A

【解析】

對比圖1、2和圖3得,反應后甲和乙質量減少了,丙質量增加了,丁反應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則甲+乙丙。A、甲由70→42,減少了28,圖2應減少14,a70%-14%=56%;B、乙由14%→11%,減少了3%,3應減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圖2應增加17,c=6%+17%=23%;D、對比圖1和圖3得,丁反應前后質量分數沒有改變,d=10%。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硫酸中,邊加邊攪拌,隨著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邊回答:

(1)a點的含義是

(2)當計入NaOH溶液的質量為18g時,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有

(3)計算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做化學實驗時,不小心手指沾上了硝酸銀溶液,過一段時間出現痕跡,很難洗去.詢問老師后得知,硝酸銀見光會分解,生成一種金屬、紅棕色氣體(NO2)和能供給呼吸的氣體,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O2中N的化合價為   價;你認為在實驗室中硝酸銀的保存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或“=”(填字母)表示下列物質間關系:

(1)人體中所含元素的質量分數:氧________氫;

(2)通常狀況下的液體體積:100mL酒精與100mL水混合________200mL;

(3)核外電子總數:鈉原子________銨根離子;

(4)等質量的物質中所含有的鐵元素質量:氧化鐵(Fe2O3________四氧化三鐵(Fe3O4

(5)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液體實際體積______讀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如圖,請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雜質和異味的設備是_____(填字母);

A.過濾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檢驗上述所獲取的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常用_____來區(qū)分,生活中可以通過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我國有關部門規(guī)定,經上述過程凈化后進入用戶的飲用水含鐵<0.3mgL﹣1,含銅<1.0mgL﹣1.其中的“鐵、銅”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4)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是 _____(填序號)。

①工業(yè)廢水達標處理后排放 ②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鈣爾奇D600片劑”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鈣1.5g(相當于鈣元素600mg),成人每天服用1片!

(1)請列式并計算表示:1.5g碳酸鈣與600mg的鈣相當________

(2)該公司的另一種產品,其主要成分與“鈣爾奇D600”相同,僅碳酸鈣的含量不同。為測定該片劑中碳酸鈣含量,某學生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片該片劑碾碎后放入100g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用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同時測量3分鐘內氫氧化鈉溶液增加的質量,結果如下表:(提示:2NaOH+CO2=Na2CO3+H2O)

時間/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質量/g

0

1.5

2.5

3.0

3.3

3.3

3.3

請通過計算回答:

①該片劑中每片含碳酸鈣的質量_____?(寫出計算過程)

②根據計算結果,參照上述關于“鈣爾奇D600片劑”的文字說明,你認為該片劑的名稱應稱作“鈣爾奇D________片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下圖所示的關系,對下列概念間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②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③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④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⑤原子與原子核屬于并列關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O2是重要的資源,以其為原料可獲得下列四種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①是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 反應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學反應,屬于緩慢氧化反應

C. 反應②的實現有利于緩解“白色污染”

D. 反應④可用于檢驗CO2氣體,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對人體呼出氣體的成分進行探究

(知識回顧)

(1)供給生物呼吸是氧氣的一個重要用途,吸入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___。

(2)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

(粗略測量)

(1)檢査裝置氣密性。在醫(yī)用輸液袋中裝入VmL呼出氣體。如圖一所示,集氣瓶中裝入VmL足量NaOH溶液以充分吸收CO2,帶孔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紅磷(通常條件下,紅磷與NaOH溶液不反應)。連接成如圖二所示裝置,則方框內最合適的裝置是______(在圖一中選擇)。

(2)打開彈簧夾K1、K2,緩慢將袋中的氣體全部排出。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V1mL。

(3)關閉彈簧夾K1、K2,用激光筆照射紅磷,紅磷劇烈燃燒。待裝置和氣體______,打開K2,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V2mL。

(4)數據人體呼出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可表示為_______×100%;若數據×100%滿足_________的條件,則理論上可證明呼吸作用產生了CO2

(精密測定)

如圖三所示,把O2、CO2、濕度(測水蒸氣)傳感器探頭放入有少量空氣的保鮮袋中,打開儀器開始采集數據,然后向袋內呼出氣體。采集的數據食品如圖四所示,縱坐標均為某氣體體積分數(%),橫坐標均為時間(S)。據圖回答:

(1)表示O2體積分數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__(選填“X”、“Y”、“Z”)。

(2)實驗中,200s時沒有采集數據的其余氣體的總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

(3)Y曲線60s之后逐漸下降,可推測保鮮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1)小組同學曾認為空氣成分中“其它氣體和雜質”主要包括水蒸氣等,由實驗可判斷該認識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為了能保持載人飛行的飛船座艙內空氣成分的穩(wěn)定,科學家設想的方案是:不斷把座艙內空氣通過盛有過氧化鈉的容器,并把處理后的氣體重新充入座艙。其中過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