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常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回答:
(1)對A物質來說,a點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t1℃140 g A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此時溶液是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狀態(tài),然后再加入A物質40 g,可用曲線上的____點表示。
(3)t2℃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4)若將d點對應溫度下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沒有晶體析出的是_______物質。
【答案】t1℃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40g 不飽和 c A>B>C C
【解析】
(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對A物質來說,a點的意義是:t1℃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40g;
(2)t1℃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40g,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將t1℃140g A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此時溶液是不飽和狀態(tài);然后再加入A物質40g,溶質質量變成80g,可用曲線上的c點表示;
(3)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最大,B物質的溶解度次之,C物質的溶解度最小,所以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4)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將d點溫度下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沒有晶體析出的是C物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化學后,我們學會從微觀角度認識問題:
(1)根據下列粒子的微觀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是_____。
③化學性質相似的是_____。
(2)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反應前后種類不變: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反應中A、C兩種粒子的個數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有多種方法.甲生設計了如圖1如示的實驗方案: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水進入集氣瓶.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盛放過量紅磷的原因是______.反應結束后,打開鐵夾,水自動進入集氣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2)查閱資料得知,二氧化硫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乙生設計了一個圖2所示的方案,裝置和操作同甲類似,硫粉燃燒熄滅后,將滴管中的氫氧化鈉濃溶液滴入集氣瓶中,也可得出正確地結果.如不增加滴管,實驗就不能成功,說明實驗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__.
(3)查閱資料得知,鎂條不僅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還能與氮氣反應,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填“能”或“不能”)______,這會使測量的結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次化學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對兩個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一: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是哪一種粒子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鈉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實驗]
(1)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約2 mL蒸餾水,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F象:溶液不變色;
(2)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約2 mL氯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現象:____;
(3)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約2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現象:________。
[結論]____。
實驗二:用注射器向充滿某種氣體的軟塑料瓶中注入一種液體(如圖),振蕩,發(fā)現塑料瓶變癟,探究氣體和液體可能是什么物質?
[猜想]氣體和液體可能是_____(寫一組即可)。
[實驗]用試管取少量實驗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試劑___,產生相應的現象,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
[評價]上述實驗完成后,能否驗證你的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楊敏在實驗室進行CO還原氧化鐵的實驗采用酒精燈加熱(圖A)與書本實驗(圖B)現象相同,發(fā)現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楊敏就圖A實驗中反應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鐵粉及鐵的幾種常見氧化物的顏色及部分性質。
物質 | 鐵粉 | Fe2O3 | Fe3O4 | FeO |
顏色 | 黑色 | 紅棕色 | 黑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鐵吸引 | 能 | 不能 | 能 | 不能 |
②實驗室酒精燈的溫度為400﹣500℃,酒精噴燈的加熱溫度在1000℃左右。
③當溫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還原成Fe3O4;當溫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還原FeO;當溫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還原成Fe;
(提出問題)圖A實驗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的成分是:①FeO、Fe3O4②FeO③Fe3O4;④FeO、Fe3O4、Fe2O3。
(分析與評價)猜想_____錯誤,理由是_____。
(1)裝置A有一處明顯錯誤,該錯誤是_____。
(2)請寫出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由對比實驗可知,還原氧化鐵的實驗產物與_____有關。
(實驗設計)將圖A實驗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鐵接觸黑色粉末,出現_____現象,說明猜想②正確。
(4)實驗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體可能是Fe和Fe3O4,中的一種或兩種。小海設計如下實驗探究其成分,請幫助他完成該探究過程。
(探究過程)①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圖B實驗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硫酸銅溶液,充分振蕩,出現_____現象,證明黑色固體中有鐵。
②定量研究:取B實驗得到的黑色固體20g,設計如圖C實驗:試推測黑色固體的成分是_____。
③有同學試圖通過反應前后固體質量的變化來確定黑色固體的成分,你認為可行嗎?(假設氧化鐵在反應中完全反應)____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些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其中C是無色無刺激性的氣體,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E是一種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其燃燒產物是H。
請根據上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紅棕色粉末A和氣體C、E的化學式分別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轉化為H和A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反應;B轉化成E和D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反應。
(3)①A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和氯氣化合生成F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圖中無色氣體C為中心,延展如圖:
①請寫出實現這兩個轉化的另一反應物J、K的化學式:J________、K________。
②請完善由CO和CaCO3分別轉變成無色氣體C的轉化關系圖,在箭號上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和其它反應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實驗。
(1)上述實驗中,有氣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寫裝置序號)。
(2)試管F中出現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能否證明鎂、鋅、鐵、銅、銀五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____請說明理由_____。
(4)我國古代“濕法煉銅”就是利用了試管D中的反應原理,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燒杯中盛有22.3克碳酸鈉和氯化鈉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
(1)當滴加了73克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_____克.
(2)當滴加稀鹽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寫化學式)_____。
(3)當滴加了73克稀鹽酸時(即A點),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標有質量分數為32%的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小明實驗時先在燒杯中加入20 g 40%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逐滴加入該鹽酸,測定出加入鹽酸的質量與燒杯中溶液pH的關系如圖。
(1)所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_____g。
(2)請認真看清上圖信息后回答以下問題。
①當滴加鹽酸到C點時,所消耗的鹽酸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_____。
②該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是多少?(保留到0.1%)_____。
③導致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改變的原因是_____。
④當滴加鹽酸到圖像中D點時,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是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