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張同學得知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能利用鐵單質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他利用硫酸銅進行趣味實驗,將浸泡了 色硫酸銅溶液的濾紙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觀察到濾紙顏色變白,由濕變干后燃燒.在燃燒后的灰燼中出現(xiàn)紅色固體.他很好奇,進行了相關探究,請你參與并填寫有關空白.
【提出問題】
紅色固體是什么物質?它是如何產生的?
【查閱資料】
(1)溫度達200℃時,CuSO4開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種氧化物;此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保持不變.
(2)溫度超過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亞銅(Cu2O);Cu2O呈紅色.
【作出猜想】紅色固體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O;③還可能是 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紅色固體觀賞,呈亮紅色;
(2)取少量紅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稀硫酸,固體不溶解,溶液仍為無色.
【分析推理】
(1)請教老師后得知,如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u2O+H2SO4═CuSO4+Cu+H2O結合實驗探究的現(xiàn)象,確定亮紅色固體為 ,同時也說明濾紙燃燒時的溫度低于 (填序號)
A.200℃B.1000℃
(2)濾紙主要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經分析,產生紅色固體的原因可能是濾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碳與分解產生的CuO發(fā)生反應,生成亮紅色固體和二氧化碳,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交流討論】
(1)將浸有硫酸銅溶液的濾紙點燃,剛開始不能燃燒,是因為 .
(2)此實驗中,CuSO4受熱分解生成CuO和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人和水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含水約占體重的70%—80%
B.一個人每天平均要補充2.5—4 L水,即需要每天喝2.5—4 L水
C.人體血漿、組織液、淋巴液中含水,骨骼、肌肉中不含水
D.水不僅是人體的組成成分,而且在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邁德澤維爾,開創(chuàng)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進行化學反應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A.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反應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內部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使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如右圖裝置所示。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
(3)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偏低,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種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學性質與二氧化碳相似,反應完畢后振蕩集氣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