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做探究純堿的性質(zhì)實驗。

探究一: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四組實驗,并將A、B、CD四支試管中的廢液全部倒入一個干凈的大燒杯中?荚嚱Y束后,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大燒杯底部有沉淀,上層溶液呈紅色。為了探究上層溶液的成分,進行了以下實驗。

(提出問題)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還含有哪些離子?(假設難溶物質(zhì)、水和酚酞均不會解離出離子)

(猜想假設)小明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種離子,你認為上層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最多可能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是_____(填離子符號)。

(分析討論)(1)小紅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為上層溶液呈紅色。請你分析上層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個理由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層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發(fā)現(xiàn)無氣泡產(chǎn)生,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紅認為他的結論不正確,原因是_____。

(設計實驗)為進一步確定上層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請你和小紅一起參與下列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大燒杯中上層溶液少許于一支試管中,滴加_____,靜置

_____

②試管中的上層溶液仍是紅色

①大燒杯中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同時還能得出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離子是_____(填離子符號)

(實驗結論)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填離子符號)。

探究二: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常含有氯化鈉等雜質(zhì),化學興趣小組欲對某品牌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測定。

(查閱資料)堿石灰是氧化鈣與氫氧化鈉固體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還能吸收酸性氣體;

(設計實驗)根據(jù)如圖的裝置,他們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進行試驗。

1)如圖裝配好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準確稱量5.0g的純堿樣品加入A中的錐形瓶,并在各裝置中加入足量藥品。

2)打開止水夾K,先對裝置A通入已除去氮氣一會兒,再連接上裝置BC

3)關閉止水夾K,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裝置A中樣品產(chǎn)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待裝置A中的反應結束后,再一次打開止水夾K,繼續(xù)往裝置通入氮氣一會兒。

5)將反應后B裝置內(nèi)的混合物進行過濾,把獲得的沉淀物進行、稱量,利用沉淀物質(zhì)量計算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實驗反思)

1)實驗設計中若沒有裝置C則本次測定的實驗結果會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2)老師在查看小組的實驗設計后指出,該實驗設計即使各步驟實驗過程操作規(guī)范,測量數(shù)據(jù)準確,但最后的結果也會偏小,請你分析原因。_____。

【答案】Na+、Cl、Ba2+、Ca2+、OH 有沉淀存在,不可能有H+ 酸堿優(yōu)先反應,如果所加鹽酸過少,被堿全部消耗,沒與CO32反應 過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OH Cl、Na+CO32、OH Na2CO3+2HCl2NaCl+H2O+CO2 偏大 實驗結束后通入的氮氣時間過短,沒有將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解析】

探究一:

猜想假設:將A、B、C、D四支試管中的廢液全部倒入一個干凈的大燒杯中,上層溶液呈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故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不含有氫離子;大燒杯底部有沉淀,Ba2+Ca2+CO32反應能產(chǎn)生碳酸鋇、碳酸鈣沉淀,上層溶液中Ba2+Ca2+CO32不能共存,故上層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最多可能有5中,它們分別是Na+、Cl、Ba2+、Ca2+、OH;

分析討論:

1)小紅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為上層溶液呈紅色。H+會和CaCO3BaCO3沉淀反應,生成氣體逸出,故上層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個理由有沉淀存在,不可能有H+;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層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發(fā)現(xiàn)無氣泡產(chǎn)生,認為上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紅認為他的結論不正確,原因是:酸堿優(yōu)先反應,如果所加鹽酸過少,被堿全部消耗,沒與CO32反應;

設計實驗:

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取大燒杯中上層溶液少許于一支試管中,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靜置,①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大燒杯中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試管中的上層溶液仍是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同時還能得出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離子是OH;

實驗結論:

大燒杯中的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ClNa+、CO32、OH;

探究二: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實驗反思:

1)裝置C中的堿石灰可以吸收空氣的二氧化碳,防止進入裝置B造成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偏大,實驗設計中若沒有裝置C則本次測定的實驗結果會偏大;

2)老師在查看小組的實驗設計后指出,該實驗設計即使各步驟實驗過程操作規(guī)范,測量數(shù)據(jù)準確,但最后的結果也會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實驗結束后通入的氮氣時間過短,沒有將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缺乏維生素C(簡寫“Vc”化學式C6H8O6)就會患壞血病。

(1)“Vc”中含有______ 種元素;““Vc”中C、H、O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______。176mg“Vc” 中含氧元素__________ mg

(2)若正常成人每天對“Vc”的最低需要量為60mg,右圖所示為某種“維生素C”說明書的一部分,當這些“Vc”完全來自如圖的“維生素C”片時,則每次服用“維生素C”至少______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Cu、Fe2O3、CuSO4NaCl、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根據(jù)實驗過程中的現(xiàn)象判斷:

1)固體D的化學式是_____,紅褐色沉淀H的化學式是_____。

2ab、c表示同一操作,其名稱是_____

3)無色溶液C 一定含有的酸根離子是_____,無色溶液I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是_____。

4)寫出過程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_____

5)固體粉末A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_____。

6)固體粉末A中一定不含的物質(zhì)是_____。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實驗室制取并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填字母),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K2SO4K2CO3、BaCl2KOH中的一種或幾種。取少量白色固體溶于足量的水中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過濾后向沉淀中滴加鹽酸,沉淀的量、產(chǎn)生氣體的量與加入鹽酸體積變化關系如圖所示。由此推斷白色固體中(  )

A. 肯定只存在K2CO3

B. 肯定不存在BaCl2

C. 可能存在K2SO4

D. 白色固體肯定只含上述固體中的兩種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如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溶煩量分數(shù)相等

B. t1時,乙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

C. t2時,甲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全至t1析出晶體(bag

D. t2時,甲物質(zhì)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牙膏中,常用輕質(zhì)碳酸鈣粉末做摩擦劑。通常以石灰石(含雜質(zhì),假設雜質(zhì)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為原料進行生產(chǎn),下圖是實驗室模擬生產(chǎn)摩擦劑的流程,請回答:

1)實驗操作的名稱是________,進行實驗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燒杯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

2)①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yè)生產(chǎn)中,為了節(jié)約成本,有時會把有用的生成物重新循環(huán)利用,上面的工藝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三者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

2P點的含義是_____。

3t2℃時,將50ga物質(zhì)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質(zhì)量為_____g。

4)若a中含有少量的b雜質(zhì),可用_____的方法提純a

5)將t2℃時,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如圖是2019年春節(jié)期間我市某地PM2.5含量隨時間變化趨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由圖可知,初一7:0013:00時間段里燃放煙花爆竹最多

B. 春節(jié)期間我們可以任意燃放煙花爆竹

C. 燃放煙花爆竹后會聞到刺激性的氣味,是因為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

D. 大量集中燃放煙花爆竹會增大空氣中PM2.5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