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向含有 NaOH 和 Ca(OH)2 的混合溶液中緩緩通入 CO2直到過量。其現(xiàn)象為:開始出現(xiàn)沉淀,后來沉淀逐漸溶解。請按照先后順序?qū)懗鱿鄳磻幕瘜W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 ④_________
(2)高氯酸(HClO4)是最強酸,F(xiàn)有一種不常見的氯的化合物叫做高氯酸氯,其分子中氯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0.526,且每個分子中含有 4 個氧原子。
①高氯酸氯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物質(zhì)類別可歸為 __________。
②高氯酸氯在室溫下即發(fā)生分解,形成 Cl2、O2和另一種氯的氧化物。已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3種產(chǎn)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相同。請寫出該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醫(yī)藥上可用石膏來固定骨折部位。石膏有熟石膏(CaSO4·H2O,一種白色粉末)和生石膏(CaSO4·2H2O,一種堅硬的固體)兩種,固定骨折的石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固定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CO與PdCl2溶液反應產(chǎn)生黑色金屬鈀粉末(反應中有水參加),用此來檢測 CO 對環(huán)境的污染情況,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反應中中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答案】 Cl2O4 氧化物 CaSO4·H2O 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
【解析】
(1)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繼續(xù)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酸鈉、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鈉,二氧化碳與碳酸鈣、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溶于水,因此看到沉淀溶解,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故答案為:;;。
(2)①、設氯原子個數(shù)為n,則氯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n=2,所以化學式為Cl2O4,由兩種元素組成,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所以屬于氧化物;
故答案為:Cl2O4;氧化物。
②、反應為分解反應,所以反應物只有高氯酸氯,若只有1分子高氯酸氯參與反應,生成1分子氯氣和1分子氧氣,還剩余2個氧原子,無法形成含氯元素的氧化物,因此高氯酸氯最少有2分子參與反應,此時反應物有4個氯原子和8個氧原子,生成物為1分子氯氣和1分子氧氣,含有了2個氯原子和2個氧原子,還應有2個氯原子和6個氧原子,因此剩余氧化物化學式為Cl2O6,所以化學方程為高氯酸氯分解生成氯氣、氧氣和六氧二氯,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
故答案為:。
(3)骨折時骨折部位需要固定,此時石膏應為粉末狀,便于制成膏狀物涂覆到受傷部位,然后再進行包扎固定,因此選用熟石膏,化學式為;熟石膏可以吸收水分變?yōu)樯,變(yōu)楣腆w,達到固定受傷部位的目的,因此是熟石膏與水反應生成生石膏,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
故答案為:;。
(4)反應物有一氧化碳、氯化鈀和水,產(chǎn)物目前有鈀,產(chǎn)物還應有氫元素、氯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氯化鈀中鈀元素顯+2價,鈀單質(zhì)中鈀元素為0價,化合價降低,所以還應出現(xiàn)一種元素化合價升高,在反應物中只有碳元素符合此條件,與氧元素結(jié)合生成二氧化碳,剩余氫元素與氯元素可以結(jié)合生成氯化氫,因此反應為一氧化碳、氯化鈀和水反應生成鈀、二氧化碳和氯化氫,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反應前為溶液,生成鈀單質(zhì)為黑色固體,因此可以看到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為:;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 b兩種固體物質(zhì)(不含結(jié)晶水)的溶解度曲線。t1°C時,分別向盛有10g水的兩支試管中,加入等質(zhì)量的a、b兩種固體物質(zhì),使其充分溶解?捎^察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
(1)t1°C時,_____________(填“A”或“B”)試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當溫度為___________時,a、b兩物質(zhì) 的溶解度相等。
(3)將t3°C時a、 b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C,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是: a________b(填“>”、 “<”或“=”)。
(4)向100g t2°C的水中加入35g a固體,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a的晶體析出,則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___g。
(5)按圖所示裝置,將液體x注入裝有固體y的試管中,會導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則可能的組合是_______________。
選項 | X | Y | |
A | 水 | 氧化鈣 | |
B | 水 | 硝酸銨 | |
C | 濃硫酸 | 水 | |
D | 稀硫酸 | 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鋅、氧化銅和稀硫酸制取銅,他設計了兩套方案,方案Ⅰ:利用鋅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制氫氣,氫氣還原氧化銅;方案Ⅱ:氧化銅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銅,然后用鋅與硫酸銅反應制備銅。下列關于方案Ⅰ和Ⅱ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方案Ⅱ比方案Ⅰ操作簡便
B.等質(zhì)量的鋅,相同條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制得的銅的質(zhì)量相同
C.等質(zhì)量的H2SO4參加反應,方案Ⅰ制取銅的質(zhì)量比方案Ⅱ的少
D.為了加快鋅與稀硫酸反應,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20g某赤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2O3,假設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樣品中,逐漸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實驗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
(1)20g赤鐵礦石樣品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為______g
(2)計算試驗中所用稀硫酸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品牌可樂由水、白砂糖、焦糖色素(使可樂顯黑褐色)、磷酸(H3PO4)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壓入二氧化碳配制而成。某同學為了探究可樂的成分及其含量,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 可樂中二氧化碳的定性檢驗
(1)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打開一塑料瓶裝可樂,塞上帶導管的橡膠塞,把導管插入 (填化學式)溶液中 | 觀察到 | 可樂中含有二氧化碳 |
實驗二 可樂中磷酸的定量測定
測定過程如下:
(2)步驟①用活性炭浸泡的目的是 。
(3)步驟③煮沸10分鐘的目的是除盡濾液中的 。
(4)已知步驟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3PO4+NaOH=NaH2PO4+H2O,測得共消耗0.1%的NaOH溶液20g,忽略可樂中其它成分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計算可樂中磷酸的含量(以g/L為單位。相對分子質(zhì)量:H3PO4—98;NaOH—40),寫出計算過程。
(5)如果步驟②缺少洗滌,則測定結(jié)果 (填“偏高”“不變”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甲、乙分別表示兩種固體物質(zhì)(不含結(jié)晶水)的溶解度曲線,試根據(jù)圖中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點表示甲、乙兩種物質(zhì)在40℃時均達到飽和
B.甲、乙兩種飽和溶液,當溫度從40℃降至20℃時,一定析出相同質(zhì)量的晶體
C.將40℃等質(zhì)量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降溫至20℃后,剩余溶液中的溶劑的質(zhì)量關系為甲小于乙
D.0℃時,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且均含同一種元素。B、C組成元素相同,D、E、F的水溶液均呈堿性,A為單質(zhì),F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一”表示兩種物質(zhì)之間可以相互反應,“→”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物質(zhì)的名稱是_____。
(2)F轉(zhuǎn)化為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除去E中混有的少量D的方法是_____。
(4)C轉(zhuǎn)化為B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不純的二氧化碳氣體,其中可能混有O2、CO中的一種。現(xiàn)取這種氣體4.4克,與熾熱的焦炭充分反應后,氣體質(zhì)量增加到5.8克。則混入的氣體是( 。
A.O2
B.CO
C.二者皆無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zhì)的溶解度
B. t1℃時,甲、乙兩物質(zhì)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一定相等
C. t2℃時,將20g乙物質(zhì)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120g
D. t2℃時,等質(zhì)量甲、乙兩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質(zhì)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