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金屬材料與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密切相關.請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 (填字母).

A.黃金飾品 B.鐵鍋 C.銅導線 D.不銹鋼手術刀

(2)打磨后的鎂條與稀硫酸反應,試管外壁發(fā)燙,說明該反應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測得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請根據(jù)t1﹣t2時間段反應速率變化,說明化學反應速率受 等因素影響.

(3)在食品行業(yè)中常用“納米α鐵粉”作保鮮劑,其實質就是利用了鐵生銹的原理,即鐵粉與包裝袋內的 反應,從而達到干燥保鮮的效果,因此“納米α鐵粉”被稱為“雙吸劑”.

【答案】(1)C;(2)放熱,Mg+H2SO4═MgSO4+H2,溫度(3)水,氧氣.

【解析】(1)銅導線主要是利用的金屬的導電性,故填:C;

(2)鎂條與稀硫酸反應,試管外壁發(fā)燙,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2SO4═MgSO4+H2↑.根據(jù)圖示可以看出,t1﹣t2時間段反應速率較大,說明化學反應速率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填:放熱,Mg+H2SO4═MgSO4+H2↑,溫度.

(3)鐵與水和氧氣并存能生銹,可以用于食品中的保鮮劑,故填:水,氧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窯之前,人們如何利用較簡便的方法檢驗菜窯中CO2含量會對進入菜窯的人的生命構成威脅?(

A.讓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子進去試驗一下 B.做燈火試驗觀察

C.放一杯澄清石灰水進去觀察 D.放一只小白兔進去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1)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示意圖.

①實驗時,取下橡皮塞,點燃紅磷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橡皮塞,待反應結束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②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

A.使用的紅磷量不足 B.裝置氣密性不好 C.實驗中彈簧夾沒有夾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之一.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與該元素原子核電荷數(shù)在數(shù)值上相同

C.兩種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兩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

D.水中氧原子的化合價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為保證實驗安全,應預先在集氣瓶內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利用紅磷燃燒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中,能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

(3)C配置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中,該操作將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需要合理使用各類肥料。下列化肥屬于磷肥的是

A.NH4Cl B.K2SO4 C.KNO3 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瓶含有硫酸的廢液,老師請小紅同學設計方案測定該廢液中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紅同學先取一潔凈小燒杯,稱其質量為16.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廢液后稱量,總質量為56.2g,之后,將一枚質量為10.8g的鐵釘(已用砂紙打磨去掉鐵銹)放入該小燒杯中反應,待鐵釘表面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后,再次稱量,總質量為66.8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質量是 g.

(3)計算該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如果鐵釘?shù)蔫F銹未除凈,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是 (選填“偏大”、“偏小”、“無影響”),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的下列現(xiàn)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A、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B、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的體積和質量很小

C、水沸騰時,掀起壺蓋,說明分子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1L黃豆和1L芝麻混合,體積小于2L,不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鎂與水的反應,設計如下實驗:

步驟1:將鎂條用砂紙打磨至光亮,分成兩等份;

步驟2:將一份光亮的鎂條置于冷水中,幾乎沒有觀察到任何現(xiàn)象;

步驟3:將另一份光亮的鎂條置于熱水中,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

【查閱資料】:①酚酞試液與堿性物質如NaOH、Mg(OH)2等作用變紅;

②活潑金屬(如Na)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氣.金屬越活潑,生成的氫氧化物堿性越強.

(1)將鎂條用砂紙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

(2)同學就向步驟3的燒杯中滴加酚酞試液,觀察到鎂條的表面有明顯的紅色出現(xiàn),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步驟2和3對比可知,影響鎂與水的反應速率的一個因素是 ;

(4)將金屬鈉加到硫酸銅溶液中,未出現(xiàn)紅色金屬析出.根據(jù)以上信息,你認為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