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物質(zhì)法”是化學復習過程中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是以一種物質(zhì)為核心,通過發(fā)散思維,建立物質(zhì)間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把零碎的化學知識連成網(wǎng)絡.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物質(zhì),A、E均是空氣中常見的氣體(說明:“﹣﹣”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向箭頭所指方向轉(zhuǎn)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相互轉(zhuǎn)化)試根據(jù)如圖所示的關系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以下物質(zhì)的化學式:C  ,E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號表達式,并指出反應的類型:

①A→B  ,基本反應類型為  

②D→A  ,基本反應類型為  


考點:

物質(zhì)的鑒別、推斷;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框圖型推斷題.

分析:

根據(jù)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物質(zhì),A、E均是空氣中常見的氣體,A會轉(zhuǎn)化成E,所以A可能是氧氣,E可能是二氧化碳,A、B可以相互轉(zhuǎn)化,B可能是水,B和C可以相互轉(zhuǎn)化,A、C會發(fā)生反應,所以C可能是氫氣,D會生成水和氧氣,所以D可能是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將猜想出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物質(zhì),A、E均是空氣中常見的氣體,A會轉(zhuǎn)化成E,所以A可能是氧氣,E可能是二氧化碳,A、B可以相互轉(zhuǎn)化,B可能是水,B和C可以相互轉(zhuǎn)化,A、C會發(fā)生反應,所以C可能是氫氣,D會生成水和氧氣,所以D可能是過氧化氫溶液,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水通電會生成氧氣和氫氣,氧氣和氫氣點燃會生成水,氧氣和木炭會生成二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碳是空氣中常見的氣體,經(jīng)過驗證,猜想出的各種物質(zhì)均滿足題意,猜想正確,所以C是H2,E是CO2

(2)①A→B的反應是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該反應滿足化合反應多變一的條件,所以該反應是化合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②D→A的反應時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滿足分解反應一變多的條件,所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

故答案為:

(1)H2,CO2;

(2)①2H2+O22H2O,化合反應;

②2H2O22H2O+O2↑,分解反應.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各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然后進行有目的猜想,最后將猜想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

   A.O2——2個氧原子             B.Ca2+——鈣元素化合價為+2價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圖所示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燈泡通電發(fā)光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

濕衣服晾干

D.

食鹽水的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量筒內(nèi)盛放一定量的水,俯視讀出體積為AmL,倒出少許后,再次仰視讀出剩余水的體積為BmL,則倒出去的水的體積為(  )

 

A.

等于(A﹣B)mL

B.

大于(A﹣B)mL

C.

小于(A﹣B)mL

D.

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完成下列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

(1)鐵在氧氣中燃燒: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或數(shù)據(jù)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甲同學選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

①     寫出儀器B的名稱:______。

②     ②甲同學應選取的試劑是Mn02和_______(填化學式),Mn02固體在該反應中起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學還可選擇_____法收集氧氣。

④實驗前,甲同學先向儀器A中加入水,然后將導管放人水槽中,并打開儀器A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xiàn)。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____。

 (2)乙同學稱取一定質(zhì)量KMn04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           ____。實驗結(jié)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

    測得MnO2的質(zhì)量不變。則猜想________________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zhì)量的方法得

    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jié)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8克 在 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 ____克(  ) 

A.56克      B.64克      C.72克      D.6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裝置,有洗氣、儲氣等用途,在醫(y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也利用了類似的裝置.并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b導管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

 

B.

a導管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

 

C.

該裝置可用來觀察是否有氧氣輸出

 

D.

該裝置不能用來觀察輸出氧氣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