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來測定空氣組成的方法很多,如圖1所示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
(1)寫出儀器名稱①:_____,②:_____.
(2)加入紅磷前,要先:_____;加入過量的紅磷并點燃,我們觀察到: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
(3)待冷卻至常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_____,說明:_____.
(4)實驗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原因是:_____.
(5)同組的小亮同學認為小明的實驗誤差較大,成功率也較低,決定在小明的實驗基礎上對該實驗進行改進,實驗中他把紅磷換成了白磷(當溫度達到40℃時,白磷會自燃),利用放大鏡對陽光的會聚原理引燃白磷.如圖2所示驗,比較兩個實驗,小亮的實驗設計明顯比小明的好一些,小亮實驗設計的優(yōu)點有_____(回答合理即可).
(6)燃燒結束后,U型管中剩余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氮氣,請結合本實驗推測出氮氣的性質:
物理性質:_____,化學性質:_____.
【答案】燒杯 燃燒匙 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生成大量的白煙 燒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氣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處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木炭燃燒生成的CO2與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相等,木炭燃燒前后集氣瓶內的壓強不變 氣密性好,誤差小 不易溶于水 不可燃、不助燃、比較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
【解析】
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藥品、儀器、操作、現(xiàn)象、結論、誤差分析等解答。
解:(1)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可知:①燒杯;②燃燒匙;
(2)加入紅磷前,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點燃的紅磷,在集氣瓶燃燒,生成大量的白煙.,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3)由于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消耗了瓶內的氣體,壓強減小,所以,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是:燒杯中的水吸入集氣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處;由此可得出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
(4)述實驗中的紅磷不能用木炭代替,原因是:木炭燃燒生成的CO2與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相等,木炭燃燒前后集氣瓶內的壓強不變.
(5)改進后裝置的優(yōu)點是:氣密性好,可減小誤差,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6)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不易溶于水,有不可燃、不助燃、比較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豆?jié){機由于快捷方便而進入千家萬戶,根據(jù)如圖所示的豆?jié){機示意圖回答相關問題。
(1)豆?jié){機的制作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用銅作電源插孔是利用銅的________性。
(3)傳統(tǒng)的生豆?jié){是用石磨來研磨的,研磨的過程主要是_____變化。
(4)將黃豆渣分離的方法類似于我們實驗中的________操作。
(5)廢舊電器不要隨意丟棄,應回收利用,這樣做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銀____;
(2)4個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3)2個鋁離子_____;
(4)高錳酸鉀______;
(5)+3價的鋁元素____;
(6)由Ca2+和H2P構成的磷酸二氫鈣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幾位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以下探究,請你完成其中的步驟.
(1)李麗取一根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的__.
(2)周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__
A 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 查找資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 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 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3)馬融融點燃蠟燭,將一根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現(xiàn)象如圖A,這證明焰心__.
(4)王寶寶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細短玻璃管,發(fā)現(xiàn)玻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如圖B),在玻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物質的性質是:__.
(提出問題)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該氣體的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石蠟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蠟燭火焰主要是由石蠟蒸氣燃燒產生的;石蠟蒸氣遇冷可凝結為固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它燃燒的生成物為二氧化碳.
(猜想)李麗認為:可能是蠟燭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
王寶寶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生的石蠟蒸氣.
周婷認為:以上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實驗方案)換一根較長的玻璃導管,并用冷的濕毛巾包住導管,然后在導管另一端做點火實驗.
(現(xiàn)象與結論)如果觀察到導管口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看不到冷凝的固體現(xiàn)象,則李麗的猜想正確.如果觀察到__現(xiàn)象,則王寶寶的猜想正確.如果觀察到__現(xiàn)象,則周婷的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古代,人們常用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雜質不參與反應且不溶于水)和純堿為原材料制取燒堿,其制取流程如圖:
(1)寫出加入純堿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問題與發(fā)現(xiàn)】固體A是純凈的氫氧化鈉嗎?
【猜想與假設】根據(jù)反應原理,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甲的猜想:A是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乙的猜想:A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
你的猜想: .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
甲 | 取少量固體A,用適量水溶解后,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體A,用適量水溶解后,滴加幾滴飽和碳酸鈉溶液. | 猜想不成立 | |
你 | 猜想成立 |
【反思與評價】同學們討論后,認為甲的結論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技正在創(chuàng)造和影響著我們周圍的一切,2018年9月19日,《科學美國人》與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聯(lián)合發(fā)布了2018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它涵蓋了生物醫(yī)學、化學、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新技術。這些技術可以為社會經濟帶來重大利益,并有能力改變人們現(xiàn)在的行為方式,將會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下面所列新興技術與化學有關的是( )
A. 基因驅動技術:可以通過改變基因防止昆蟲傳播瘧疾和其他傳染病或增加作物產量
B. 會辯論的人工智能:AI系統(tǒng)與專家進行實時辯論,無需事先就主題進行培訓
C. 用人工智能設計化學分子: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藥物分子和材料設計領域迅速發(fā)展
D. 為量子計算機而生的算法:利用量子糾纏技術制造“嘈雜中型量子”(NISQ)計算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新型“人造樹葉”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轉化為乙醇(C2H5OH)燃料,化學方程式為2CO2+3H2OC2H5OH +3O2。研究顯示,一升“人造樹葉”每天可從空氣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樹葉”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質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樹平均可吸收48.4gCO2,則一升“人造樹葉”吸收的CO2相當于_______棵樹吸收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1)氮氣______;
(2) +3價的鋁元素______。
(3)二氧化錳__________;
(4)氯化鉀______;
(5) 3個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
(6)2Fe3+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華同學打算設計如下方案:選用實際容積為40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將過量的白磷放人試管,用橡皮塞塞緊試管,通過導管與實際容積為60mL且潤滑性很好的針筒注射器組成如下圖的實驗裝置。假設此實驗能夠按照小華的設想正常進行,且白磷所占體積與導管內的氣體體積忽略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前沿從20 ml刻度處推至15 mL刻度處,然后松開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處,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夾緊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燃燒結束,等到試管冷卻后再松開彈簧夾。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捎^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