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分)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1)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
(2)粗略測定加熱2 g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高錳酸鉀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連接:為達到實驗目的(2),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d
問題分析:
(1)實驗過程發(fā)現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用收集到的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發(fā)現瓶底炸裂,發(fā)生失誤的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實驗中,收集氧氣的時機是加熱后馬上收集,若是在氣體連續(xù)不斷產生之后才開始收集,則測得的氧氣的體積會比比實際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
(4) 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兩個猜想的理由是                        。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0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0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________________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K2Mn0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 Fe3O 4     c、b
(1)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水槽  (2)盛氧氣的集氣瓶沒有放少量水或細沙  
(3)偏小   (4)K2MnO4和MnO2中都含有氧元素   ① I  ② 錯誤的
反應原理:根據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來書寫文字表達式;
裝置連接:根據氧氣的性質判斷接口順序;
問題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為紫紅色,溶于水使溶液變紅來分析解答;
(2)根據高溫生成物可能與集氣瓶底部直接接觸而導致瓶底炸裂來分析;
(3)若是在氣體連續(xù)不斷產生之后才開始收集,會造成部分氧氣跑掉,造成結果偏小;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相等,結合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除了KMnO4,可能來源于含有氧元素的K2MnO4、MnO2;
實驗驗證:①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說明未分解;
②要檢驗是否生成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將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純堿和食鹽放入水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澄清溶液。對該溶液的組成,甲、乙同學分別做出以下推測:

(1)我認為上述兩位同學的推測都有不足,甲同學推測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乙同學推測錯誤的原因是                              。
(2)我的推測是: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為進一步確定該溶液可能的組成,甲、乙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操作
(填所加試劑的化學式)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該溶液的組成

 
有氣泡生成
 
有Na2CO3
 
              

 
有沉淀生成
 
有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4分)小明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各步驟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將氯酸鉀加熱至熔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氯酸鉀受熱分解能產生氧氣,但是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加熱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不復燃
二氧化錳受熱不產生氧氣。
實驗三
                  
                    
木條迅速復燃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
(1)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瘜W興趣小組設計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圖中省略了夾持儀器)來測定某鐵碳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查閱資料]:①Fe與濃H2SO4反應,加熱,有SO2生成;②C與濃H2SO4反應,加熱,有CO2和SO2生成;③S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④SO2可使品紅溶液的紅色褪去,而CO2不能;⑤SO2可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使其褪色,而CO2不能;⑥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NaOH和CaO。

[實驗探究]稱取mg鐵碳合金,加入過量濃硫酸,加熱待A中不再逸出氣體時,停止加熱,拆下E裝置并稱重,E增重bg。下列對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A.B裝置作用是為了除去反應中生成的SO2
B.依據實驗數據計算得出鐵的質量分數為(3b-11m)/11m
C.裝置內的CO2難以趕盡,E質量偏小,導致鐵的質量分數偏小
D.SO2未被酸性KMnO4除盡也可能會引起鐵的質量分數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5分)某校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常見酸、堿、鹽的性質實驗時,發(fā)現實驗臺上擺放的藥品中,有一瓶裝有溶液的試劑瓶未蓋瓶蓋且標簽破損(如下圖),于是決定對這瓶溶液進行探究:

(1)查閱資料:
①酸、堿、鹽的性質實驗中用到含有鈉元素的物質是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②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2)對這瓶溶液到底是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中的哪一種,同學們根據現有的藥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甲同學取待測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由此得出結論:該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②乙同學另取待測液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有            的現象,由此得出結論:該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結論不嚴密,因為NaOH溶液露置在空氣中,會與         反應生成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所以這瓶溶液還可能是部分變質的NaOH溶液。
④對這瓶溶液的實際成分,小組同學討論后,一致認為還需要進行如下實驗:

設計步驟Ⅰ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      ,避免其對     的檢驗造成干擾。
【實驗結論】該溶液是                      
(3)拓展運用:
①做實驗時,取用藥品后應及時               。
②NaOH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是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③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溶液,可加入適量的      溶液(填序號)。
A.CaCl2      B.HCl      C.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測定某碳酸飲料中CO2的含量。

資料:①CO2與足量Ba(OH)2反應生成BaCO3沉淀。②NaHCO3與鹽酸反應生成CO2
將一瓶飲料冷藏24小時(未結冰),開封后取一定量樣品加入到盛有過量NaOH溶液的容器中,充分反應后作待測液。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中儀器①②的名稱分別為                   。加入足量鹽酸,儀器②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
(2)反應后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若缺少裝置A,則實驗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下同),若飲料未冷藏,則實驗結果            。
(3)裝置D的作用是               ,若冷藏溫度過低,飲料結冰,則實驗結果明顯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若不測定C中BaCO3的質量,只測定C在實驗前后的質量差,則實驗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            。
(4)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實驗結果準確度的是          。(填字母)
a、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b、在A~B之間添加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c、在B~C之間添加盛有NaHCO3的洗氣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0分)疊氮化鈉(NaN3)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某化學小組同學對其進行下列研究。

【查閱資料】
①NaN3受撞擊會生成Na、N2
②NaN3遇鹽酸、H2SO4溶液無氣體生成.
③堿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備方法是:將金屬鈉與液態(tài)氨反應制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氣(NH3).
【問題探究】
⑴汽車經撞擊后,30毫秒內引發(fā)NaN3迅速分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⑵工業(yè)級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⑶為測定某工業(yè)級NaN3樣品中含有Na2CO3的質量分數,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裝置。
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 I中反應前后B的質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
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設計了裝置II.請分析:裝置II中A的作用   ;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是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根據裝置II,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有:
a.稱量裝置D.
b.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
c.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
d.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關閉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確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可重復).
⑷該小組對某一工業(yè)級NaN3樣品進行檢測。取100克該樣品于燒杯中,加水將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并不斷振蕩。
首先發(fā)生的反應是:2Na2CO3+H2SO4=2NaHCO3+Na2SO4;然后發(fā)生的反應是: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在上述過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圖甲所示。

①請你根據以上信息,在圖乙的坐標系中畫出檢測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質量隨滴加硫酸溶液質量的變化曲線。
②計算該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2012?寧波)做“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時,小科同學發(fā)現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體.黑色固體是鎂和什么物質反應所產生的?
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體可能是鎂和氮氣反應的產物;
猜想二:黑色固體可能是鎂和二氧化碳反應的產物.
為了驗證上述兩個猜想,小科設想:
(1)讓空氣通過A、B裝置,其中A裝置的作用是                 ;
(2)用C瓶收集通過A、B裝置后的氣體,并加入足量的紅磷燃燒;待C瓶冷卻后,再把點燃的鎂帶放入C瓶中.
經過思考發(fā)現,由于收集氣體時相關氣體的密度差異及C瓶冷卻后瓶內外的氣壓差異,達不到預期效果.
于是,他在老師的幫助下獲得了這種氣體,觀察到鎂帶在該氣體中燃燒并有淡黃色的固體產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  氣體,把點燃的鎂帶放入D瓶中,觀察到鎂帶在D瓶也能燃燒,同時有白色和黑色固體生成.
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結論:猜想  正確.同時,他對燃燒有了新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學習小組在整理化學試劑時,發(fā)現一瓶盛有白色固體的試劑瓶,標簽破損(如圖).提出問題:該白色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搜集資料:①經老師回憶,該試劑的酸根離子可能是CO32、SO32、SO42、NO3中的一種;②SO2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猜想假設:該試劑一定不是 _________ ,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 _________  ____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適量鹽酸
產生氣泡
該白色固體不可能是 _________ 
 
 
 
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變渾濁
 
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
溶液褪色
該白色固體不可能是 _________ 
獲得結論:該白色固體是 _________ 
交流反思:(1)SO2和CO2均屬于非金屬氧化物,某些性質相似.請寫出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 ;
S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色 _________ 
(2)亞硫酸鈉與鹽酸反應能生成SO2,實驗室中收集SO2的方法為 _________ ,檢驗SO2的試劑為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