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用下圖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資料:棉花的著火點為210

[步驟1]U型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打開K2,關閉K1,從a口通入氧氣,兩端均無明顯現象。

[步驟2]關閉K2,打開K1,從b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然后將U型管放入盛有80℃熱水的燒杯中,兩端均無明顯現象。

[步驟3]打開K2,關閉K1,從a口通入氧氣,右端白磷先燃燒,一會兒棉花開始燃燒,此時左端棉花沒有燃燒。

(1)步驟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2)請解釋步驟3中,右端棉花燃燒的原因是_______

(3)依據上述實驗,完成下表:

該實驗可以證明的燃燒條件

對應現象

溫度達到著火點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步驟2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

【答案】趕盡管內的氧氣棉花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因白磷燃燒放出熱量,使棉花達到著火點步驟1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與氧氣接觸

【解析】

由題目的信息可知,(1)步驟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趕盡管內的氧氣;(2)請解釋步驟3中,右端棉花燃燒的原因是:棉花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因白磷燃燒放出熱量,使棉花達到著火點;(3)溫度達到著火點,步驟1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或步驟3中的左邊棉花不燃燒,右邊棉花燃燒);與氧氣接觸,步驟2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

(1)步驟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趕盡管內的氧氣;(2)請解釋步驟3中,右端棉花燃燒的原因是:棉花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因白磷燃燒放出熱量,使棉花達到著火點;(3)溫度達到著火點,步驟1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或步驟3中的左邊棉花不燃燒,右邊棉花燃燒);與氧氣接觸,步驟2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故答案為:

該實驗可以證明的燃燒條件

對應現象

溫度達到著火點

步驟1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
(或步驟3中的左邊棉花不燃燒,右邊棉花燃燒)

與氧氣接觸

步驟2中的白磷不燃燒,步驟3中的白磷燃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KCl和KNO3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溫度/℃

20

30

60

溶解度/g

KCl

33

38

45

KNO3

31

64

110

A. 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5 g KCl

B. 隨著溫度的升高,某飽和KCl溶液中會有固體析出

C. KNO3的溶解度始終大于KCl

D. 60℃時,某K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讓我們感受一下“化學生活”吧!

(1)圖 A:南海盛產魚蝦,魚蝦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__(填序號)。

A.糖類 B.蛋白質 C.油脂

(2)圖 B:步入公園,花香四溢,說明了構成物質的微粒具有__的性質。

(3)圖C和圖 D 是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公園內撿到的兩種垃圾瓶罐,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填字母序號)。

(4)我們嘗了一勺湯,就知道整碗湯的味道,這體現了溶液具有均一性。廚房中的下列物質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填序號)。

①味精 ②食用油 ③糖 ④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來做家庭小實驗,其樂無窮!小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d為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b、c為用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裝璃管的裝置末畫出)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下列關于該實驗裝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通過推壓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進入飲料瓶內液體的量

B. 利用該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時注射器內的液體可為稀硫酸

C. 利用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

D. 該裝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聯(lián)合鋼鐵工業(yè)的基本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設備A 的名稱:________;產品BC 分別是_____________。

(2)寫出以赤鐵礦為原料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反應制取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

(3)應用化學原理分析,工業(yè)煉鋼時用純氧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為30g

B. 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C. a1時,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3:7

D. a2150g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有20g固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417日,張掖市畜牧局發(fā)布消息稱,張掖市檢出H7N9病毒,但人畜均未感染。已知: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是治療H7N9亞型禽流感的有效藥物之一,帕拉米韋的化學式為C15H28N4O4.試計算:

(1)帕拉米韋中H、O元素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2)328g的帕拉米韋中氧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g;

(3)125g10%的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碳酸鈉樣品混有氯化鈉,為測量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小林進行了如下實驗。向3個燒杯中分別加入3份質量不同的樣品,然后分別加入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100g,充分反應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稀鹽酸質量/g

100

100

100

反應前固體樣品質量/g

5

10

15

反應后燒杯內物質的質量/g

m

107.8

112.3

(1)表中的m值為________

(2)計算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回收三項測試化學實驗操作考試(考題:鑒別碳酸鈉和氯化鈉兩瓶白色固體)用剩的藥品。他們對其中的一瓶藥品是否純凈產生質疑,對其成分展開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白色固體為碳酸鈉;

猜想二:白色固體為氯化鈉;

猜想三:白色固體為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物。

(設計與實驗)取少最固體藥品,裝入試管,加蒸餾水溶解,進行如圖實驗:

(討論與交流)

(1)實驗一①____(不能”)得出正確結論,你的理由是②___。

(2)實驗二中向樣品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后③___(不能”)得出正確結論,你的理由是④______。

(3)加入稀硝酸并且至過量的目的是⑤____________。

同學們經過仔細討論,最終確定猜想三成立。

(歸納與總結)同學們根據實驗結論領悟到:在選加試劑檢驗物質成分時;既要考慮⑥______,又要防止⑦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