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小明在書中看到有關金屬鈉的一段描敘“鈉是一種化學性質極活潑的金屬,與冷水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并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金屬鎂是否也有類似的性質?小明進行如下的實驗探究:將一表面光亮的鎂條放入冷水中并滴入酚酞試液,無變化,將水加熱,有氣泡產生,溶液變?yōu)榧t色,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溶液的紅色褪去了。小明對此現象進行了分析。
(1)溶液變紅說明反應后溶液pH      7(選填“<”、“﹥”或 “=”)
(2)寫出鎂與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溶液紅色褪去的最可能的兩點原因是什么?
(4)選擇其中的一種原因,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并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和步驟
實驗現象(預期)
分析
 
 
 
(1)> (2)Mg + 2H2O ="==" Mg(OH)2 + H2↑(3)①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②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變。2分)
(4)(答案合理均可)
實驗方法和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分別取上述紅色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在與空氣接觸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放置,觀察
(或分別在冷卻與不冷卻的條件下放置)
前者褪色,后者不褪色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溶液的堿性減弱,導致紅色褪去(或溫度降低使溶液的堿性減弱)

試題分析:(1)酚酞試液變紅說明為堿性溶液;(2)由題可知鎂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3)①氫氧化鎂是一種堿,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鎂和水,②另外也可能是溫度降低氫氧化鎂沉淀造成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實驗設計如下
實驗方法和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分別取上述紅色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在與空氣接觸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放置,觀察
(或分別在冷卻與不冷卻的條件下放置)
前者褪色,后者不褪色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溶液的堿性減弱,導致紅色褪去(或溫度降低使溶液的堿性減弱)
考點:
點評:題目給的知識點沒有學過,較為陌生,但是重點考察的反應的思想,裝置等,所以這種題目不要害怕,仔細審題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酸、堿、鹽是幾類重要的化合物,他們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1)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學小組進行“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實驗:將鹽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實驗無明顯現象。取反應后的部分溶液加熱、蒸干、得到白色固體。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體成分的實驗,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請?zhí)顚懴卤恚?br />
實驗操作
測定結果
白色固體成分
用pH試紙測定反應后溶液的酸堿度,操作方法是                                                                   
                                                                   
pH>7
 
 
CaCl2
 
實驗反思:無明顯現象的中和反應可借助酸堿指示劑判斷反應終點。
(3)“粗鹽提純”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
某同學設計了除去三種可溶性雜質的實驗方案:先將固體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fā)結晶。請回答:
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室溫)
 
OH
Cl
SO
CO
H
 
溶、揮

溶、揮
Ba2


不溶
不溶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微溶
 
①溶解、過濾和蒸發(fā)操作中都用到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蒸發(fā)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還需完善,請說明原因并加以補充。
(4)LiOH和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吧裰邸憋w船內,可用盛有LiOH的過濾網吸收航天員呼出的氣體,以降低CO2含量。請計算:用LiOH完全吸收176 g  CO2生成Li2CO3和H2O,理論上至少需要LiOH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通過網上資料得知:廢棄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們從攝影店收集到一些廢棄的定影液,準備將其中的銀以單質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們進行了以下的實驗活動:
(1)【設計方案】①加入比銀活潑的金屬單質 ②除去金屬混合物中的雜質;
(2)【小組討論】①選擇加入的金屬。
甲同學認為:向定影液中加入過量的銅粉,則得到的金屬混合物含有銀和銅;
乙同學認為:向定影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則得到的金屬混合物含有銀和鐵。
你認為        同學的方案更合理;
②除去銀粉中混有的金屬應向金屬混合物中加入的試劑是     。
(3)【進行實驗】過程如下:
①廢棄定影液立金屬混合物 + 溶液A   ②金屬混合物 Ag+溶液B     (3)操作a,得金屬Ag
請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       。
(4)【產品驗證】請你設計一種簡單方法驗證得到的銀中是否還含有鐵粉,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夾持裝置略去),測定某種補鈣劑中的含鈣量。? ?

【查得資料】
①該補鈣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且不含鈣元素。?                               ②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會生成白色碳酸鋇沉淀[Ba(OH)2+CO2 = BaCO3↓+H2O]
【測定方法】
通過測定B裝置中產生沉淀的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而求出鈣元素的質量分數。?
(1)碳酸鈣屬于________( 填“酸”、“堿”或“鹽”)。?
【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中,裝置氣密性良好。取12g該補鈣劑樣品進行實驗。?
(2)觀察到:A裝置中___                _____,固體逐漸溶解;B裝置中產生白色沉淀,實驗結束后過濾并稱得沉淀質量為19.7g,則該補鈣劑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結果精確到0.1% )
(3)從A裝置中導出的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外,還含有氯化氫。請寫出氫氧化鋇溶液與氯化氫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____。?
【交流討論】
通過小組討論提出改進實驗裝置的措施:在A、B裝置之間增加洗氣裝置,以除去氯化氫氣體。?
(4)經改進后,實驗               。?
(5)C裝置的作用是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中,實驗方案與結論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實驗方案
結論
A
向盛裝CO的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觀察到瓶身變癟
說明CO2能與NaOH反應
B
木炭在空氣和氧氣中均能燃燒
說明氮氣能支持燃燒
C
某紅色粉末發(fā)生分解反應,只生成單質汞和氧氣
該粉末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組成
D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石蕊溶液變紅
CO2屬于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鈣含量進行以下探究。該牙膏摩擦劑主要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F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B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牙膏樣品放置在   (填儀器名稱)中,鹽酸放置在裝置  (填儀器名稱)中,A中至少發(fā)生    (填數字)個反應,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若測定值比實際值小,可能的原因有        。(填字母)
a.裝置A中水蒸氣、HCl等進入裝置B中      b.裝置A中CO2未完全進入裝置B
c.CO2氣流速度太快導致Ba(OH)2未完全吸收   d.鹽酸未滴加過量
(3)為減少誤差,現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①在A、B之間增加一個裝有  (填化學式)溶液的洗氣瓶,它的作用是    _;
②將裝置B中的長導管下方增加一個帶孔球泡,可以提高   ;
③在裝置B的后面再增加一個裝有 (填藥品名稱或化學式)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 
(4)準確稱取三份各16.00 g的樣品,進行測定,測得BaCO3質量分別為3.96 g、3.92 g、3.94 g。請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寫出計算過程,4分)
(5)某同學利用上述方法測定牙膏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小李同學認為即使排除實驗儀器和操作的影響,上述測定的結果仍有可能偏小,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課外小組研究“影響H2O2生成O2反應速率的因素”的課題。通過查閱資料,他們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催化劑和反應物濃度都會影響H2O2生成O2 的反應速率
【實驗過程】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操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將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加入錐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氣體。
實驗記錄:
實驗編號



反應物
5%H2O2 50 mL
5%H2O2     
3%H2O250 mL
加入固體
0.5gCuO
0.5gMnO2
 0.5gMnO2       
收集等體積O2所需時間
105 s
45s
78 s
(1)實驗②中加入H2O2溶液的體積為                                mL;
(2)充分反應后,將實驗②中剩余物質里的MnO2提取的方法是            ;
【結論】該探究過程得出的結論是                                       ;
【反思】 H2O2在常溫加入MnO2 后反應速率加快。小敏提出,為了更好的證明二氧化錳是否對H2O2生成O2的反應速率有影響,還應該增加一組對比實驗。該實驗選用的藥品和用量為                                                              ;
【實驗拓展】小敏用收集的氣體進行氧氣的性質實驗。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小敏發(fā)現用收集的氣體進行鐵絲燃燒實驗時,沒有產生明顯的火星四射現象。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敏同學按以下步驟對她所用的牙膏進行探究:

【資料】牙膏中常用氫氧化鋁、碳酸鈣等物質作摩擦劑。
請回答:
⑴操作A是                   。
⑵從探究過程來看,你認為牙膏顯               性。
⑶你認為用作牙膏摩擦劑的物質應具備什么特點呢?(回答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體現了學習化學的許多特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關注物質的性質
B.關注物質的變化
C.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和現象
D.關注探究活動設計和實驗報告的格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