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學興趣小組在一次活動中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探究]

[收集證據]

A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根據A燒杯、C試管中的現象能得出B燒杯的溶液中一定沒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填符 )D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

[分析與討論1]

通過上述實驗現象可以得出____________的結論(從宏觀角度回答)。根據這個結論,若向C試管溶液中加入石蕊試液,溶液變?yōu)榧t色,則B燒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填符號)。

[分析與討論2]

有同學認為可以向B燒杯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從而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你認為這種認識是否正確并作出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總結]

經討論我們能夠總結出,根據明顯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許多結論。一般來說,通?梢愿鶕______________,證明物質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答案】NaOH+HCl=NaCl+H2O H+、OH - 無色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 在同一反應容器中同時存在堿與酸和堿與鹽的反應時,酸堿反應一般是優(yōu)先于酸與鹽的反應 H+、 Na+、 Cl-、Mg2+ 不正確,稀鹽酸、氯化鈉、氯化鎂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只能說明溶液中存在氯離子,無法準確說明一定不存在稀鹽酸,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 明顯的實驗現象證明有新的物質生成或明顯的實驗現象證明反應物消失

【解析】

氯化鎂與鹽酸的混合物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等鹽酸完全消耗后,氫氧化鈉再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反應過程中實驗現象是無明顯變化,說明A燒杯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根據A燒杯現象可知,氯化鎂沒有參加反應,氫氧化鈉已完全消耗、C試管中加入石蕊試液無明顯變化,說明B燒杯中沒有鹽酸,B燒杯的溶液中一定沒有的離子是H+、OH -;D試管中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分析與討論1]

通過上述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在同一反應容器中同時存在堿與酸和堿與鹽的反應時,酸堿反應一般是優(yōu)先于酸與鹽的反應的結論(從宏觀角度回答)。根據這個結論,若向C試管溶液中加入石蕊試液,溶液變?yōu)榧t色,則B燒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H+ Na+、 Cl-Mg2+;

[分析與討論2]

有同學認為可以向B燒杯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從而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這種認識不正確,稀鹽酸、氯化鈉、氯化鎂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只能說明溶液中存在氯離子,無法準確說明一定不存在稀鹽酸,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

[歸納總結]

經討論我們能夠總結出,根據明顯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許多結論。一般來說,通?梢愿鶕黠@的實驗現象證明有新的物質生成或明顯的實驗現象證明反應物消失,證明物質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某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點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 bc(不含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

C. 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數目沒有改變

D. d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請思考作答: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

(2)實驗室欲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

(3)氨水是氨氣的水溶液,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實驗室常在濃氨水中加入生石灰來快速制得氨氣,可選擇上述裝置的組合為________,驗滿時,在集氣瓶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成________色,證明已集滿.

(4)若用圖F來驗證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采用瓶口向________排氣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向瓶中倒入少許氫氧化鈉溶液后振蕩,礦泉水瓶變癟還不足以證明CO2NaOH能夠反應,需要補做一個對比實驗,將瓶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________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課本上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需稍過量,原因是________,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能否用木炭代替紅磷______(選填不能)做此實驗。

2)如果實驗結果偏小,請你寫出1個可能原因:__________

3)該實驗還能得到氮氣的一條物理性質是:氮氣_________

4)如圖是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2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20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①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水面的變化是___________;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___________mL

②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20mL水的作用是_______(填寫序號)。

a 加快集氣瓶冷卻 b 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 c 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過氧化氫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

(1)從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來看,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請從微觀角度說明你判斷的依據_____________。

(2)請在圖B中補充畫出相關粒子圖形,使此反應的微觀模擬過程完整_____________;

(3)畫出質子數比一個氧原子的電子數多三個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分析某由氧化銅和銅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現取3份該混合物各20 g,分別緩慢加入到50 g100 g、150 g某稀硫酸中,測得三組實驗數據如表:

組別

稀硫酸的質量/g

50

100

150

溶解固體的質量/g

10.0

16.0

16.0

根據實驗及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

1)第組實驗中反應物______________(氧化銅”“稀硫酸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完。

220 g樣品中含氧化銅的質量為________g。

3)根據第組數據計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 (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李老師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燃燒結束后待到錐形瓶冷卻到室溫,按下注射器,使注射器針頭穿透橡皮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白磷的著火點較低,燃燒時錐形瓶內充滿煙霧

B.實驗結束注射器內應殘留一部分液體

C.加入白磷后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該實驗也能證明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棋游戲規(guī)則: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種物質;②吃子:所選棋子能與棋盤(如圖)中的某棋子發(fā)生反應,則棋盤中的該棋子被吃掉;③連吃:前一次反應的生成物能與另一棋子發(fā)生反應時,則該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連續(xù)吃掉棋盤上的所有棋子,應選擇的棋子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鏈燃燒是新的燃燒概念,即燃料不直接與空氣接觸燃燒,而是以載氧體(如CaSO4等)在兩個反應器之間的循環(huán)來實現燃料的燃燒過程(如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反應器中主要發(fā)生化合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燃料反應器中, COCaSO4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為。

2)實驗室模擬CO與石膏(CaSO42H2O)的反應,并測定CO與石膏(CaSO42 H2O)是否反應完全,設計裝置如圖2。

①廣口瓶B的作用是_____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C裝置的作用是_____,該實驗的尾氣無毒。

②完成實驗報告(已知:熱的CaS會跟氧氣反應;氯化亞銅和氨水混合溶液為無色)。

實驗步驟

現象

分析與解釋

檢查氣密性并裝填好藥品后,首先應先通一會CO

C_____(填反應現象)

點燃A處酒精噴燈

D_____(填反應現象)

停止加熱,繼續(xù)通一會CO,直到裝置冷卻

繼續(xù)通CO目的:(1)使生成的CO2全部被氫氧化鋇溶液吸收;

2_____

A中殘留固體,加足量稀鹽酸

_____(填反應現象),有少量不溶物

,石膏樣品_____轉化(選填“完全”或“不完全”)

3)若所取石膏樣品(CaSO42 H2O)質量為1.00g,裝置D中產生的BaCO3的質量為3.94g,求石膏樣品的轉化率。_____(轉化率:,己知B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97)(寫出計算過程)

4D裝置中不宜使用澄清石灰水的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