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元素原子核內有1個質子;B元素的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與氬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是第二層,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2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一個電子層,其陽離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E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試推斷:(7分)
(1)寫出元素符號:A ;B ;C ;D ;E 。
(2)畫出D+結構示意圖 ,它是 結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進行實驗】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實驗做法如圖:
(1)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 000倍。
(2)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μm,重疊了3 000層左右的原子。
(3)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fā)出閃光。
(4)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
【收集證據(jù)】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 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
(填序號)。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
C.原子變成離子,其電子層數(shù)一定減少
D.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學習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原理后改用注射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置圖如下。
該同學檢查裝置氣密性良好后,在注射器中裝入足量紅磷,點燃酒精燈使注射器中紅磷燃著后移走酒精燈,紅磷繼續(xù)燃燒。等反應完畢冷卻至室溫后讀數(shù)可以測出空氣中氧氣含量。
⑴寫出紅磷燃燒的反應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該實驗過程中能夠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該改進實驗具有的優(yōu)點有(任意答一條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