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現(xiàn)象,錯誤的是( )
A.汽油揮發(fā)——分子體積變大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斷運動
C.氫氣燃燒——分子發(fā)生改變 D.一滴水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很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A.物質用途 | B.安全常識 |
稀有氣體——焊接金屬的保護氣 乙二醇——汽車水箱防凍液 | 煤氣泄漏——關閉氣閥、嚴禁煙火 電器著火——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
C.元素與人體健康 | D.生活經驗 |
缺碘——會得甲狀腺疾病 缺鋅——骨質疏松,易得佝僂病 | 區(qū)別CO和CO2——澄清石灰水 鑒別氧氣和氮氣——帶火星的木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中和反應能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NaOH溶液中的OH- 能與酸反應,則KOH溶液中的OH- 也能與酸反應
C.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D.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也不能作為植物養(yǎng)料
B.實驗室常用純堿粉末和鹽酸制取二氧化碳
C.干冰可用作制冷劑和制造舞臺云霧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過高,則會引發(fā)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隨著科技的不斷涌現(xiàn)。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碳酸鈣 B.乙醇 (C2H5OH)
C.一氧化碳
(2)如圖“碳海綿”是目前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 只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復使用
C.可處理海上泄漏的石油
D.屬于復合材料
(3)倡導“低碳”生活,主要是為了減少__ __(填化學式)的排放量。請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這一主題的做法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小明同學用連線的方式對某一主題內容進行歸納的情況,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元素與物質的組成 B.微觀粒子與物質的構成
組成水的元素—— 氫元素和氧元素 金屬銅——由銅原子構成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鋁元素 氧氣——由氧分子構成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
C.物質使用與安全常識 D. 環(huán)境保護與物質使用
點燃可燃性的氣體之前———驗純 減少水污染———使用無磷洗衣粉
汽車到加油站加油——嚴禁煙火 減少汽車尾氣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使用燃煤爐子取暖——注意室內通風 減少酸雨的發(fā)生———使用新型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①H2、N2、O2、CO ;②SO2、Na2O、P2O5、H2O ;③HCl、H2SO4、NaHCO3、HNO3三組物質中,各有一種物質在分類上與組內其他物質不同,這三種物質分別是 ( )
A.H2、P2O5、H2SO4 B.N2、SO2、HCl
C.CO、Na2O、HNO3 D.CO、Na2O、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Ⅰ)。請你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儀器①的名稱是 ,儀器②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___ 和__ 制取二氧化碳,寫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
(3)小紅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原理,設計了如下裝置(Ⅱ):你認為,裝置Ⅱ與裝置Ⅰ相比較,裝置 (填“Ⅰ”或“Ⅱ”)更好一些。理由是
。為了探究二氧化碳氣體的性質,她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在實驗室里,常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小紅又設計了如右上圖三種裝置,用三種不同的方法驗證二氧化碳氣體是否收集滿。你認為,選擇 裝置更為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吃到的味道鮮美的魚,是這樣烹飪出來的:將洗凈的魚煎過后,再加入少許食醋、料酒、生姜、蔥、食鹽等加熱。加熱時發(fā)生了許多化學反應。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與料酒中的乙醇(C2H5OH)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種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C、乙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4∶1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