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制取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B裝置中長頸漏斗必須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3)采用B裝置制取氣體時,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滿足什么要求?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使用和理解化學用語是重要的學科素養(yǎ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H2O、H2CO3中均含有氫分子
B. 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不相同
C. Na+、Mg2+、Al3+原子核內質子數均為10
D. 表示的粒子都是陰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雨水因溶解了少量二氧化碳,pH為5.6,化石燃料燃燒可能產生,最終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下圖是形成酸雨的其中一條途徑:
(1)我們把pH_____5.6(填“>”“<”或“=”)的降雨稱為酸雨。
(2)以上途徑的各物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有_______種。
(3)為減少酸雨危害,下列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填序號)
①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②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③將燃煤鍋爐煙囪加高 ④開發(fā)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4)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碘水(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和氫碘酸(HI),我們可利用此原理來測定空氣中的含量,該原理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家庭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為測定該食用堿中 Na2CO3 的質量分數, 某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取 40g 食用堿,平均分為四份,然后分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 CaCl2 溶液,實驗數據見下表(假設該食用堿中不含難溶性雜質且雜質均不與CaCl2溶液產生沉淀)
請分析表中數據回答并計算:
(1)m =__________g
(2)40g 該食用堿與足量 CaCl2 溶液反應,最多生成沉淀質量為__________g
(3)該食用堿中 Na2CO3 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答案精確到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一包粉末,已知它們可能由Na2SO4、CuCl2、Na2CO3、KN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某學生的實驗過程記錄如下:
(1)KNO3 ___________(“是”或者“不是”)復合肥。
(2)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無色氣體D的名稱為__________。
(3)無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實驗記錄推斷: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e和d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質c是一氧化碳 B. 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 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D. 該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 8年5月9日我國成功發(fā)射高分五號衛(wèi)星,它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wèi)星,可通過對大氣污染氣體、溫室氣體等物理要素的監(jiān)測,動態(tài)反映我國空氣質量狀況。
(1)下列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們燃燒會造成空氣污染,應合理利用與開發(fā)。
(3)下列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硫 B.氮氣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4)小明同學收集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樣,用pH計每隔幾分鐘測一次pH,其數據如下圖所示,則所降雨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用下圖總結了NaOH的化學性質(即NaOH與四類物質都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
⑴反應③屬于____________(填寫基本反應類型)
⑵為了驗證反應④能夠發(fā)生,你選擇的物質是___________。
A.Na2CO3 B.HCl C.CuSO4 D.NaCl
⑶依據反應②說明NaOH必須密封保存,否則在空氣中要變質,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