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分別表示兩種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圖中三個分子構成相同,為同種物質的分子,該圖所表示物質為純凈物;并且該分子由兩種不同和原子構成,為化合物的分子;圖所示物質為化合物;故A正確;B、圖中四個分子構成,為兩種不同種物質的分子,一種物質是單質另一種物質是化合物,該圖所示物質為混合物,故B不正確;C、圖中五個分子構成不同,為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是兩種不同物質的單質,該圖所示物質為混合物;故C不正確;D、圖中五個分子構成相同,為同種物質的分子,該圖所示物質為純凈物;而該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單質的分子,圖所示物質不是化合物而是單質;故D不正確;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1)【經典賞析】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

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yōu)點有 ____________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C.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D.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2)【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寫出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圖2中集氣瓶底部的水的作用為_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有害物質 B.降溫,快速冷卻 C.保護瓶底

但是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低于21%

(3)【提出問題】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為什么低于21%?

【進行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內氧氣有剩余;

(4)【實驗與交流】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傳感器技術定時測定了實驗裝置(如圖5)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三條曲線變化趨勢如圖6所示。其中X曲線表示的是_____(溫度氧氣的濃度”);

【反思拓展】結合XY兩條曲線,解釋如圖6BC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實驗探究1】已知,鐵絲在純氧中才能燃燒,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一般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因此無法用鐵絲代替紅磷進行該實驗。小明根據鐵生銹的原理(鐵在常溫下可以和氧氣、水生成鐵銹)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據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交流與反思】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的主要優(yōu)點____(填字母)。

A.裝置內殘留的氧氣更少

B.反應更徹底,實驗結果更準確

C.鐵絲生銹比紅磷燃燒反應更快

(6)【實驗探究2】小明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等物質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下表: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相對于實驗探究1,實驗探究2改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131mL

90.0mL

63.6mL

(7) 【拓展延伸】銅能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銅綠[其主要成分為:

Cu2(OH)2CO3]。若將圖3中的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能否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填字母)

A.空氣中CO2含量只有約0.03%,銅不能將裝置內的氧氣幾乎耗盡

B.銅絲反應比鐵絲快

C.反應更徹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碘元素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食鹽中加碘可有效預防甲狀腺腫大的發(fā)生。

如圖是某品牌加碘鹽的標簽,請回答下列問題。

(1)碘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___;

(2)碘酸鉀中K、I、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

(3)碘酸鉀中I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4)根據有關數據估算,每500g該加碘食鹽中碘酸鉀(KIO3)的質量范圍是_____。(填字母序號)

A25~51mg B15~30mg C50.6~101.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Ⅰ是小紅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Ⅱ

【實驗操作】

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的蒸餾水,各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b.在AD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濃氨水,立即用帶導管的橡皮塞按實驗圖Ⅱ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分析討論】:

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對比證明:____________。

⑵進行操作b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從分子的角度回答)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驗證水的組成元素及探究水在電極端所發(fā)生的變化,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

.驗證水的組成元素

步驟一: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含少量Na2SO4)至充滿管a

b。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

步驟二:檢驗管中氣體。

(1)Na2SO4在水中能解離出自由的離子,增強了水的導電性。

(2)用燃著的木條分別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開活塞,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氣體為H2;若觀察到_____,則證明氣體為O2。

(3)某同學提出實驗后還需檢驗Na2SO4的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其原因是___。

(4)若要確定水中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需要測定_________。

Ⅱ結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裝置制取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 ,若用B裝置來制取氣體,要控制反應的速率,應將長頸漏斗改為___________

(3) 用鋅粒和稀硫酸為原料并選用裝置C制取氫氣,在反應過程中,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過一會兒反應就會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 水電解也能得到氧氣,為什么在實驗室中不采用電解水的方法來制取氧氣___________

Ⅲ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GJ所示裝置對氨氣的制取、性質進行探究.

(1)裝置I中的現象是_______。

(2)裝置H的作用是_______

(3)根據氨氣的性質,J處應選擇的最佳收集裝置為______(“K”、“L”“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下列做法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不相符的是

A.分類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資源化

B.加大空氣質量監(jiān)測,改善環(huán)境狀況

C.預防治理水體污染,保護水資源

D.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加快濕地公園和森林公園的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分別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NO2)氣體和氫氣的集氣瓶按下圖AB兩種方式放置,然后把兩瓶中間的玻璃片抽走,使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蕩),可觀察到A中兩瓶氣體的顏色很快趨于一致(兩氣體不反應),B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由此現象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

A. 分子由原子構成 B. 分子間有間隔

C.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氫氣大 D.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除雜的方法正確的一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方法

A

CO2CO

點燃混合氣體

B

CaOCaCO3

滴加適量稀鹽酸

C

NaCl溶液(Na2CO3溶液)

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過濾

D

CuCuO

滴加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5℃時,a、b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加水或升溫均可使a、b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span>

C15℃時b的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D15℃時分別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溫至0℃,所得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