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7分)甲、乙兩組同學分別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測量含少量氯化鈉的純堿樣品的純度。兩組實驗中,錐形瓶內都盛有m g的純堿樣品;分液漏斗中,甲組盛有稀硫酸,乙組盛有濃鹽酸。(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活塞a、b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
主要步驟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下:
I、打開活塞a,通入氮氣一會兒再關閉活塞a,稱量裝置C、D、E的質量。
Ⅱ、打開活塞b。甲組同學滴加足量的稀硫酸;乙組同學滴加足量的濃鹽酸后,關閉活塞b。
Ⅲ、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打開活塞a,通人氮氣一會兒再關閉活塞a。甲組同學觀察,到裝置D、E中均無明顯變化;乙組同學觀察到裝置D中出現(xiàn)明顯的渾濁,裝置E中無明顯變化。
Ⅳ、甲組同學實驗后測得裝置C的質量增加了n 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兩組同學都使用了濃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甲組同學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組同學所測定的純堿樣品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組有同學提議:利用本組測得裝置C和裝置D增加的總質量計算,就能得到與甲組同樣的結果。你認為該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有一白色固體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可能含有碳酸鈣、氯化鈣、硫酸銅和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主要流程及現(xiàn)象記錄如下:
【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碳酸鈉溶液呈堿性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步驟①實驗現(xiàn)象確定白色固體X中一定沒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
(2)步驟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③中產生白色沉淀A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體X中的物質有____________。
(5)將白色固體X轉化成氯化鈉固體的實驗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1)下圖是a、b、c三種物質溶解度曲線,a與c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
據圖回答:①P點的含義是 。
②t2℃時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溶液質量是 g。
③將t2℃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溫度降到t1 ℃時,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
(2)KNO3和K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溫度時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則x的取值最小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膽礬晶體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銅晶體(CuSO4·xH2O),華雪同學為研究CuSO4·xH2O加熱后所得物質的組成,做了以下實驗:取10.7gCuSO4·xH2O晶體加熱使其分解,繪制出固體的質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圖。(資料:CuSO4·x 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0+18x)
如圖所示,到t1℃時該固體完全失去結晶水,(化學方程式為:CuSO4·xH2O CuSO4+ xH2O↑)
(1)(3分)計算該硫酸銅晶體(CuSO4·xH2O)中x的值。
(2)(2分)硫酸銅晶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準確到0.1%)
(3)(1分)升溫到t2℃,殘留固體是黑色物質,則黑色固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的濃溶液能揮發(fā)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從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E為白色沉淀。下圖是這些物質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
(1)請寫出化學式:A ,E ,F 。
(2)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 。
寫出C→B的化學方程式: 。
(3)在A→E的反應過程中,A與G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4)C溶液與鐵粉反應后,取剩余固體加入鹽酸,沒有氣體放出。請分析:C與鐵粉反應后的溶液組成中除了H20外,一定存在的物質有 ,可能存在的物質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制取氧氣的操作,先后順序不規(guī)范的是
A.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
B.先在鐵架臺上固定發(fā)生裝置,再放置酒精燈
C.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加入高錳酸鉀
D.先蓋上玻璃片,再從水中取出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A.洗潔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鐵的活潑性比鋁弱,鐵制品比鋁制品在空氣中更耐腐蝕
C.鎢的熔點高且能導電,用于制作白熾燈絲
D.磷燃燒能產生白煙,可用于制作煙幕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7分)氮化鎂是一種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的無機化合物,它可用于制備高硬度、高熱導、抗腐蝕、抗磨損和耐高溫的其它元素的氮化物,制備特殊的陶瓷材料等。某興趣小組用鎂與氮氣反應制備氮化鎂(Mg3N2),并用實驗方法測定氮化鎂的純度。
【制備氮化鎂】制備氮化鎂的裝備示意圖如下:
(1)儀器a的名稱是 ,b的名稱是 ;
(2)D裝置的作用是 ,G裝置的作用是 ;能否將C、D裝置對調 (填“能”或“否”);
(3)寫出E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檢查整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5)進行實驗時先進行 (選擇“A”或“E”)處加熱,理由是 ;
(6)A處加熱片刻后,應移去酒精燈,理由是 。
【測定氮化鎂的含量】
(7)定性測定:
步驟一、取少量氮化鎂樣品于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試管底部有沉淀生成,試管口聞到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
步驟二、棄去上層清液,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沉淀全溶且冒氣泡。
①檢驗刺激性氣味氣體的方法是 ;
②寫步驟二中產生氣泡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8)定量測定: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①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
②取氮化鎂樣品16克進行實驗,I裝置增重3.4克,求該樣品中氮化鎂的質量分數;
③導致該樣品中氮化鎂含量測定結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下圖所示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已知A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輕的氣體,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D,F是氧化物。
(1)寫出F的化學式 ,E物質的一種用途 ,C物質的一條化學性質 ;
(2)C和D反應需要高溫,此反應常用于冶鐵工業(yè),寫出它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