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用2g石灰石樣品,把20g稀鹽酸(氯化氫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它成份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過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shù)據如表:
稀鹽酸的用量 | 剩余固體的質量 |
第一次加入5g | 1.5 g |
第二次加入5g | M |
第三次加入5g | 0.5g |
第四次加入5g | 0.3g |
(1)上表中M的數(shù)值應為
(2)從以上數(shù)據可知,這四次試驗中第次試驗后石灰石樣品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
(3)此石灰石樣品與稀鹽酸充分反應能生成氣體多少克.
【答案】
(1)1g
(2)四
(3)解:設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CaCO3+ | 2HCl═ | CaCl2+H2O+ | CO2↑ |
100 | 44 | ||
1.7g | x |
x=0.748g
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748g.
【解析】(1)第一次加入5g稀鹽酸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是1.5g,反應的碳酸鈣質量為:2g﹣1.5g=0.5g,說明5g稀鹽酸能和0.5g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第二次加入5g稀鹽酸后,如果碳酸鈣足量,剩余固體的質量應該為:1.5g﹣0.5g=1g;即表中M的數(shù)值應為1g;故填:1g;
(2)由表中數(shù)據分析可知,這四次試驗中第四次加入5g稀鹽酸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是0.3g,說明第四次實驗后石灰石樣品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
故填:四;
故答案為:(1)1g;(2)四
(3)解:設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CaCO3+ | 2HCl═ | CaCl2+H2O+ | CO2↑ |
100 | 44 | ||
1.7g | x |
x=0.748g
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748g.
由加入的鹽酸和每次固體減少的質量可知,5克鹽酸消耗0.5克固體,按照這樣每0.5克的消耗來看,到第四次時,應該沒有固體了,但題中還有0.3克,由此可以看出這時碳酸鈣反應完了,可以得出碳酸鈣總共是1.7克,剩余為雜質,要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可以利用方程式通過碳酸鈣的質量來算。這道題考查學生對數(shù)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石灰石中含有雜質,應該是題中的隱含條件,學生要注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
B.一切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C.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D.在化學反應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氧氣的物質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硫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時現(xiàn)象不同,原因是氧氣濃度不同
B.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C.氧氣可以作為火箭發(fā)射是的燃料
D.通常條件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20年春節(jié)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防控戰(zhàn)在全國展開,75%的乙醇(C2H5OH)可有效殺死新型冠狀病毒。乙醇(C2H5OH)在物質分類上屬于( 。
A.單質B.無機物C.有機物D.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1、圖2回答問題:
(1)儀器⑥的名稱是;從圖1中選擇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儀器組合(填序號),該裝置還可用于實驗室制氧氣,寫出相關的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2)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種黃綠色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并能與氫氧化鈉等堿溶液反應.
①實驗室制取氯氣的反應原理為MnO2(固體)+4HCl X+2H2O+Cl2↑,則X的化學式為 .
②實驗室用圖2裝置可制取并收集一瓶純凈干燥的氯氣,導管接口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填字母),其中包含食鹽水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3)結合上圖,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可分,而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