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______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_____;

3)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_____。

4)鹽酸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的離子是____

5)水溶液顯堿性的鹽_______

【答案】H2 CH4 H+ Na2CO3

【解析】

1)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故答案為:H2

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故答案為:CH4

3)氧化鎂的化學式為MgO。標注化合價時,應該在元素的正上方標注,先寫正負號,后寫數字。故答案為:

4)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顯酸性,則鹽酸中使石蕊試液變紅的離子是氫離子。故答案為:H+;

5)鹽類物質中的碳酸鈉的水溶液顯堿性。故答案為:Na2CO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南開中學化學興趣小組做了提純NaCl的如下實驗.

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依次為圖中的(填序號)_____

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如圖A操作,當蒸發(fā)皿中出現_____時,應停止加熱.

4)若得到NaCl的產率比實際值偏低,則可能的原因是(填序號)_____

A過濾時濾紙有破損

B蒸發(fā)時有固體濺出

C把固體從蒸發(fā)皿轉移到天平上稱量時,有較多固體粘在了蒸發(fā)皿上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時,加入的水量不足

5)用上述實驗所得的氯化鈉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50g,不需要的儀器為(填序號)_____

A量筒 B天平 C燒杯 D漏斗 E蒸發(fā)皿 F玻璃棒 G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時,50g甲的飽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變?yōu)椴伙柡腿芤?/span>

D.當甲中含有少量乙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一溶液由HCl、H2SO4、NaOH、Mg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而成,F向該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鋇溶液,產生的沉淀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鋇溶液體積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MgCl2,不含NaCl

B.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不含NaOH

C.該溶液中一定含有HCl,可能含有MgCl2

D.該溶液中一定含有HCl,不含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E是年產量最高的金屬。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生成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是______(寫一個,以下同),DE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

2B的化學式是______,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化學用語中“2”的含義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中的“2”表示鉀離子的個數是2

B.中的“2”表示銅的化合價是

C.中的“2”表示一個乙醇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數是2

D.中括號外的“2”可以表示一個尿素分子含有氮原子數是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做完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后,小明突然想到:是否可以測得實驗所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呢?小明又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試管中反應的剩余物過濾并多次用蒸餾水洗滌,得到濾液和濾渣.②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的現象.③將濾渣干燥后稱量,質量為0.5g④向濾液中加入溶液,獲得了相關的數據,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小明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假設石灰石中的其余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

1)第②步中小明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的目的是為了 ______

2)在溶液加到圖象中顯示的C點時,溶液中所含的溶質 ______

3)第①步中如果在過濾時沒有用蒸餾水多次洗滌,則測得碳酸鈣的含量將 ______(選填偏大、不變偏小

4)根據圖象及相關的數據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為多少______?(12Ca40,Na23,O1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研究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性質等的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空氣屬于_____(混合物純凈物”)

(2)從構成物質的微粒看,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是鐵原子與氧分子發(fā)生化學反應,請用化學符號表示:3個鐵原子:_____,2個氧分子:_____。

(3)從宏觀現象的角度看,實驗C的現象為___,由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質有_____,____。

(4)從變化過程的角度看,某同學對B裝置改進后如圖D所示,實驗時,從分液漏斗向瓶內迅速注入80℃的水至悶沒白磷,然后傾斜裝置至白磷露出水面時,白磷立即燃燒,這說明物質燃燒需要的條件是____;若集氣瓶的容積為320mL,注射器內活塞頭部在實驗前所處的刻度為80mL,加入的熱水為120mL,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其目的是____;當反應完全并冷卻至室溫后,注射器內活塞頭部所處的刻度約為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

1)①如圖是一個自制簡易凈水器。AB兩層需要放置細沙或活性炭,根據凈化材料特性,A 層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____________(填細沙活性炭)。

②若水樣為硬水,將其轉化為軟水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③該裝置凈水過程未涉及的凈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 (填標號)。

A 吸附 B 蒸餾 C 過濾

2)自然界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它們在受熱時生成CaCO3CO2和另一種氧化物。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