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一”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虛線圈中的兩種物質類別相同。A的濃溶液有吸水性,在實驗室常用作干燥劑;C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D廣泛應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yè),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為淺綠色,F(xiàn)可與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殺菌作用的波爾多液;A的稀溶液與G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F與H。
(1)寫出化學式:B___________,F(xiàn)___________。
(2)寫出C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A的稀溶液與G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轉化為E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時68g 26.5%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再加入5g氯化鈉,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A. 26.5% B. 31.5% C. 41.8% D. 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種元素
B.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c、e
C.圖中b粒子的化學符號為Mg2+
D.圖中d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學習了酸堿鹽的性質后同老師到化學實驗室中對酸堿鹽進行了探究。
【實驗探究一】 酸堿中和反應
實驗小組在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進行中和反應操作時,忘記預先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為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決定對反應后溶液的性質進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設】猜想①鹽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鹽酸過量
【方案設計】(并填寫表中的空格)
實驗方案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 | 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的酚酞試液,振蕩 | 溶液變紅色 | 猜想①正確 |
方案二 | 用一根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呈現(xiàn)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 pH=7 | ______ |
方案三 | 取適量鋅粒于試管中,加入適量反應后的溶液 | _______ | 猜想③正確 |
【評價反思】甲同學按方案一進行實驗,觀察到溶液未變色,則甲同學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猜想②正確 B、猜想③正確 C、猜想②或③正確
【實驗探究二】 探究鹽的性質
鹽的代表是碳酸鈉(Na2CO3),它是食用堿的主要成分(常含有少量的NaCl)。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測定市售食用堿中Na2CO3的含量,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
設計思路:用空氣將裝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緩緩吹入裝置D中,利用裝置D的質量變化測定食用堿中Na2CO3的含量。請結合實驗裝置和設計思路,回答下面問題:
①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裝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緩緩通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撤除裝置A,直接通入空氣會導致實驗結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若撤除裝置C,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氣用于自來水的消毒和殺菌,其與水的反應式為:Cl2+H2O→HCl+HClO請選擇一種試劑來證明某瓶水是蒸餾水還是自來水:
A. 酚酞試液 B. 氯化鋇溶液
C. 氫氧化鈉溶液 D. 硝酸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液化石油氣作為燃料,已普遍進入城鄉(xiāng)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質的混合物,在常壓下,這些物質的沸點如下表所示:
物質名稱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戊烷 | 己烷 |
沸點/℃ | -88.6 | -42.2 | -0.5 | 36.1 | 69.2 |
在常溫下使用至無氣體放出時,鋼瓶中常剩余的物質是:
A. 戊烷和己烷 B. 乙烷和丙烷
C. 只有己烷 D. 乙烷、丙烷和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碳酸氫銨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濱在實驗室里取用8.5 g化肥樣品加入到13.2 g水中完全溶解,與20 g NaOH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的質量為40 g (提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 NH3↑,生成的氨氣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參加反應)。試求:
(1)生成氨氣的質量。
(2)該化肥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