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液反應的過程,并用pH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
(1)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儀器A中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圖3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_。
A 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
B 取圖2中c點所示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
C 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
D 通過圖3中f→g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的熱量變化。
(5)通過圖3可知,中和反應是_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如果改用固體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探究中和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情況,你認為該方案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HCl=NaCl+H2O HCl 12 CD 放熱 不合理 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解析】
(1)在燒杯中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
(2)根據(jù)圖2中反應的起始點的pH>7可知,此實驗是將鹽酸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所以儀器A中是鹽酸溶液,其溶質是HCl;故填:HCl。
(3)根據(jù)圖2和圖3的信息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溫度最高,所以圖3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12;故填:12。
(4)A、在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堿性,所以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故A正確;
B、圖2中在c點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質只有NaCl,因此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故B正確;
C、圖2中在c點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所以c→d中隨著鹽酸的滴加并沒有再生成氯化鈉,因此氯化鈉的質量不會增加,故C錯誤;
D、根據(jù)上述分析,圖3中f→g對應的是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后的的變化趨勢,在隨著后面的鹽酸滴加中已經沒有氫氧化鈉和其反應了,不能說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應該是e→f變化趨勢說明中和反應是放熱的,故D錯誤。
故選:CD。
(5)根據(jù)圖3曲線變化可知隨著反應進行溫度升高,反應為放熱反應,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的過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熱量,故用固體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探究中和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情況,顯然不合理。故填:放熱;不合理;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蘋果中富含蘋果酸,具有增強消化,降低有害膽固醇等作用,蘋果酸的分子式為C4H6O5請計算:
(1)蘋果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
(2)蘋果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最簡整數(shù)比)。
(3)13.4g蘋果酸中含C元素質量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答案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化學反應中溶液顏色變化體現(xiàn)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學”。請回答:
(1)若A 是一種指示劑,則試劑A 的名稱是_________。
(2)若X 是稀硫酸,B 是紅色的氧化物,則X 與B 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3)若X 是稀鹽酸,D 是堿,則X 與D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對實驗繪制的相關變化的圖形,其中實驗結果與圖形對應準確的是( 。
A.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鋁中加入足量且質量分數(shù)相等的稀硫酸
B.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變化
C.向飽和食鹽水中不斷加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變化
D.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中不斷加入鋅粉,溶液的質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鹽酸,c不可能是單質
D.若X是稀鹽酸,d不可能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硒元素是動物必需營養(yǎng)元素和對植物有益的營養(yǎng)元素。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硒元素的說法正確的()
A.硒化氫的化學式是H2Se
B.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 96g
C.硒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D.硒的中子數(shù)為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不是藥神》是一部關于白血病和印度藥的電影作品。藥品“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可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其化學式是 C29H31N7O·CH4S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是由 8 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
B.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分子是由 77 個原子構成
C.甲磺酸伊馬替尼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 30:35:4
D.甲磺酸伊馬替尼片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5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的一些實驗裝置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實驗通過對比_____(選填試管編號)兩支試管中的現(xiàn)象,可得出鐵生銹與水有關;
(2)B實驗為探究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xiàn)象:打開彈簧夾,將液體a 滴入試管①中與固體b接觸,若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氣泡產生,則液體a和固體b的組合可能是____;
A 水和生石灰
B 水和氫氧化鈉
C 水和硝酸銨
D 水和氯化鈉
(3)C實驗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 等份,接下來的實驗步驟依次為_____(填序號),最后打開彈簧夾;
①冷卻到室溫
②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4)D實驗為電解水制氧氣,氣體a在電源的______(填“正”或“負”)極端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實驗時,反應過程溶液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該實驗操作是將________(寫溶質的化學式)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種溶液中。
(2)當?shù)渭拥娜芤旱揭欢坎⒊浞址磻獣r,請對燒杯中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此時燒杯中的溶質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Ⅰ:Na2SO4 Ⅱ:_______ Ⅲ:Na2SO4和NaOH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上述燒杯中的溶液與試管中,滴加_________溶液 | ________ | 猜想Ⅲ不正確 |
載取少量上述燒杯中的溶液與試管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 | 有氣泡產生 | 猜想Ⅱ正確 |
(拓展與延伸)(1)若要猜想Ⅱ成立,還可以單獨用下列______(填字母)得出此結論;
A Cu B石蕊試液 C BaCl2 D CuO
(2)在分析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