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

2)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從可燃物燃燒條件的角度分析在鐵絲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4)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5)若將氧氣換成空氣,則該反應_________(不能”)進行;

6)實驗中要預先在集氣瓶底裝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研究發(fā)現,納米鐵粉也能在空氣中劇烈燃燒,從實驗和研究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答案】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同時放出大量的熱 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有利于鐵絲的持續(xù)劇烈燃燒 引燃鐵絲 化合 不能 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氧氣的濃度 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解析】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同時放出大量的熱;

2)如果鐵絲是直形的,在集氣瓶中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較小,且在燃燒時受熱面積較小,不利于鐵絲的持續(xù)燃燒,因此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 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有利于鐵絲的持續(xù)劇烈燃燒;

3)可燃物的燃燒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可燃物的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因此從可燃物燃燒條件的角度可知在鐵絲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引燃鐵絲。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

5)因為空氣中氧氣只占空氣總體積的21%,氧氣濃度不高,鐵絲只能在氧氣濃度較高的情況下才能燃燒,所以若將氧氣換成空氣,該反應不能進行;

6)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會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實驗中要預先在集氣瓶底裝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在氧氣中能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研究發(fā)現,納米鐵粉也能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這就說明可燃物燃燒與可燃物和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因此從實驗和研究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和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探究。

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②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應選用的裝置組合_________,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當選用E裝置收集完氣體后,測得其純度明顯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號)

A氯酸鉀中混入了二氧化錳 B收集前,集氣瓶中未注滿水

C收集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見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就開始收集

3)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應選用發(fā)生裝置____,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若F充滿水來收集氧氣, 氣體應從_______(填“a”“b”)端通入。在該反應結束后可通過___________操作來分離MnO2 。(提示:MnO2不溶于水)

4)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GJ所示裝置對氨氣的制取、性質進行探究。

①根據氨氣的性質,J處應選擇的最佳收集裝置為_________(填“K”、“L”“M”)。

②裝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星期日,林林的媽媽在煮飯,不一會兒,廚房里飄來陣陣飯菜香味,激發(fā)了他探究分子運動的欲望。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嗎?

(大膽猜想)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查閱資料)①干燥的氨氣不能使無色酚酞變紅;②氨氣極易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形成氨水;③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進行實驗)

實驗一:往少量蒸餾水中滴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入幾滴氨水,現象是__________;

實驗二:如圖所示林林仿照課本設計的實驗中,可觀察到蝴蝶變?yōu)?/span>_______色,大燒杯中蝴蝶換上了新裝。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討論)(1)設計實驗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變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分子運動的速率與哪些因素有關?請你幫助他繼續(xù)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種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以及相關假設和實驗方案)

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二用到的氨水較多,為了節(jié)約藥品,你能想出改進的實驗方案嗎?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央視3.15晚會曝光,少數不法廠家向液化石油氣中摻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會對液化氣罐的配件造成腐蝕,存在安全隱患。下列關于二甲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屬于氧化物

B. 相對分子質量為46g

C. 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1238

D.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5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313日,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三個月晝工作,于1216分進入第三個月夜,累計行走163米,再一次創(chuàng)造奇跡。將玉兔二號運往月球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一、二子級推進劑都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請根據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N2O4屬于 __________(選填單質氧化物中的一種)。

②偏二甲肼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最簡整數比)。

③偏二甲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

6克偏二甲肼中碳元素質量多少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寫出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用C裝置集滿一瓶氧氣后,實驗時發(fā)現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用圖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來組裝一套實驗裝置,檢驗二氧化碳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氫氣,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__,收集裝置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可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是13

C.乙烯屬于氧化物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b是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方框右上角橫線上應填寫NA

B.b方框橫線上的數字是8

C.氯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D.1l號元素與9號元素可以形成化學式為NaF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條重要途徑,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造成下列實驗后果的原因可能是:

(1)加熱固體時試管炸裂 ;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水槽中的水變成了紫紅色: ;

(3)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結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