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年湖南省岳陽市】為測定某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進行如下實驗:取104g該溶液于燒杯中,加入1g稀硝酸溶液酸化,無任何現(xiàn)象,然后將3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硫酸溶液分三次加入,每次充分反應后過濾、稱量(實驗中物質的質量損失忽略不計),數(shù)據(jù)如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加入硫酸溶液的質量/g | 10 | 10 | 10 |
過濾后溶液的質量/g | 105 | 105 | 111.7 |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BaCl2+H2SO4═BaSO4↓+2HCl)
(1)該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沉淀的總質量為 g。
(2)該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北京市】走進“化學村”。 “化學村”的布局如下:
(1)認識“居民”。
①10戶“居民”中,俗稱熟石灰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有 。
②“居民”CO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鹽酸有5戶相鄰的“居民”:Fe2O3、CO、Na2CO3、NaHO、CaCO3,其中不能與它發(fā)生反應的是 。
(2)認識“村中的路”。只有相鄰且能相互反應的“居民”間才是通路。例如,上圖中涂成黑色實線的是一條從“Fe2O3家”到達出入口的路。請你在圖中涂出一條從“CO2家”到達任一出入口的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學習生活中的化學,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1)右圖是常用的電源插頭,在標示的部件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2)銅能制成插頭和導線,是利用了金屬銅的 性和 性。
(3)廁所用清潔劑(含鹽酸)不慎灑到大理石地面上,會發(fā)出嘶嘶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原因: 。
(4)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東晉名醫(yī)葛洪《肘后備急方》中就有青蒿素抗瘧的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里的“水”作_________。上述水煎青蒿治療瘧疾,藥性很不穩(wěn)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提取,控溫60℃,藥效顯著提高,說明青蒿素具有的性質是(答一條):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四川省瀘州市】海洋是人類千萬年來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寶庫,圖1是海水中化學資源的圖示。請結合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取海水滴加AgNO3溶液的現(xiàn)象是 。
(2)下列有關海水及其開發(f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2中海水所含化學資源都是化合物
b.蒸餾法淡化海水是化學變化
c.海水資源的開發(fā)不需要考慮環(huán)境保護問題
d.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
(3)海水中含有10個電子的微粒有H2O、Mg2+和 。
(4)工業(yè)利用海水制取純堿和輕質MgO的流程圖如圖3,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MgO的名稱是 。
②海水曬鹽的一系列操作X是蒸發(fā)、 ;過濾;實驗室進行操作Y時需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③氨堿法制取純堿是先制成飽和氨鹽水,再不斷通入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產(chǎn)生析出碳酸氫鈉的原因是 ,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純堿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④苦鹵(含MgCl2與NaCl)加入純堿的反應類型是 。
⑤2.4×105t海水中含鎂元素的質量是 t,生產(chǎn)中實際得到523.6t氣體Z,請計算流程中MgO的產(chǎn)率,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
(已知:產(chǎn)率= ×100%,“理論上的產(chǎn)物質量”是不考慮損失,且反應物完全反應時的產(chǎn)物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某氫氧化鈉樣品中混有氯化鈉,為測定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稱取5 g樣品,加入27 g水完全溶解后,緩慢加入稀鹽酸,同時測定溶液的pH。當pH=7時,剛好用去10%的稀鹽酸36.5 g。試計算:
(1)將100 g質量分數(shù)為38%的濃鹽酸稀釋成10%的稀鹽酸,需加水的質量為 g。
(2)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廣西省玉林市、防城港市】工業(yè)鹽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黃色,小紅為測定某工業(yè)鹽酸中HCl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取某工業(yè)鹽酸l00g,滴加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NaOH溶液,測得加入NaOH溶液質量與反應生成的沉淀質量關系如圖所示,F(xiàn)eCl3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NaOH═Fe(OH)3↓+3NaCl.請回答下列問題:
(1)FeCl3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 _________g.
(2)該工業(yè)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取l00g該工業(yè)鹽酸稀釋成HCl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需加多少克水?(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下列事實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將石油進行分餾 B.用海水曬鹽
C.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D.用壓縮天然氣作燃料驅動汽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一木塊漂浮于X中,向X中緩緩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質Y后最終木塊上浮,則X與Y可能是(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
序號 | X | Y |
① | 水 | 食鹽 |
② | 氫氧化鈣溶液 | 二氧化碳 |
③ | 稀硫酸 | 鎂粉 |
④ | 硫酸銅溶液 | 鐵粉 |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化學離不開實驗和科學探究。
【實驗活動一】甲、乙兩位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定量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已知廣口瓶中空氣體積為250mL(已扣除瓶塞和瓶中水所占體積)
I.他們實驗過程如下:
(1)
(2)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后,將燃燒匙中紅磷在酒精燈上點燃后伸入集氣瓶中,并將導管伸入裝有l(wèi)00mL水的量筒中。
(3)過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等到水不再進入廣口瓶時,從量筒中取出導管,記錄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
(4)甲同學記錄量筒中水的體積為55mL,乙同學記錄量筒中水的體積為44mL。
Ⅱ.仔細閱讀以上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上述實驗過程的第一步補充完整:
(2)紅磷在瓶內燃燒現(xiàn)象是 發(fā)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3)甲同學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乙同學測出的氧氣的含量偏 (填大或小)
(4)導致甲同學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紅磷的量不足 ②實驗過程中,沒夾緊彈簧夾
③裝置未完全冷卻就打開彈簧夾 ④點燃紅磷后,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太慢
【實驗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甲乙兩位同學又重復幾次該實驗,測出了比較準確的數(shù)據(jù)。
甲同學提出在不改變其他條件的情況下,能否用木炭代替紅磷做這個實驗呢?
乙同學認為不行,原因是 。
【拓展延伸】甲乙兩位同學查閱資料知道紅色的銅絲也能跟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根據(jù)此反應原理,他們猜想能否用銅絲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呢?于是進行了實驗活動二,裝置如圖2。
【實驗活動二】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內共有50 mL空氣,然后給裝有銅絲的玻璃 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黑色固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冷至室溫,讀出殘留的注射器里氣體的體積,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
Ⅱ.仔細閱讀以上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 。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2)從保護環(huán)境角度考慮,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加熱銅絲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主要優(yōu)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