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用適當的化學符號和數字填空:

1)兩個氫原子 ___________;

2)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粒子___________;

3)四個鈉離子 ___________;

4)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

5)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2H H+ 4Na+

【解析】

1)原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兩個氫原子:2H;

2)能使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H

3)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四個鈉離子:4Na+

4)解:設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x+-2)×4=0,x=+7,表示為:

5)由微觀粒子反應示意圖可知:氨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氮氣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足球比賽中讓意外昏迷的球員快速恢復意識會用到“嗅鹽”。同學們對“嗅鹽”產生了好奇,并對其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嗅鹽由一種鹽類物質和香料(香料不參與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應)組成,能釋放出氨味氣體,對人體神經會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但過量吸入會危害健康。

②氯化鈣稀溶液與碳酸氫銨溶液不發(fā)生反應。

③氨氣遇到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能與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銨。

[提出問題]嗅鹽中鹽類物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可能是碳酸銨

猜想二: 可能是碳酸氫銨

[實驗探究]填寫表中空格。

實驗

甲組實驗

乙組實驗

方案

嗅鹽與____________(填一種物質的名稱) 混合研磨

現象

聞到較濃烈刺激性氣味且試紙變藍

______

_______

結論

嗅鹽中含有NH4+

嗅鹽中含有CO32-

確認甲組的實驗結論

猜想一正確

[反思質疑]乙組同學認為甲組的實驗不嚴謹,他們通過補做一個實驗(方案見上表),進而確認了甲組的結論。乙組同學的實驗目的是排除嗅鹽中存在______________離子的可能性。

[繼續(xù)探究]同學們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氨氣并進一步測定嗅鹽中碳酸銨的質量分數。

已知嗅鹽與氫氧化鈉反應為: (NH4)2CO3+2NaOHX+2NH3+2H2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數據記錄]實驗稱取樣品質量m1,反應前后裝有氫氧化鈉固體的球形管的總質量分別為m2m3,反應前后燒杯及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分別為m4m5。

[數據處理]通過測得數據計算出嗅鹽中碳酸銨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表達式表示)。

[實驗評價]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積同時防止倒吸

B燒杯中發(fā)生的反應是2NH3+H2SO4=(NH4)2SO4

C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要通入一段時間空氣,否則測定結果會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用石灰石樣品,把稀鹽酸(氯化氫的水溶液)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的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次數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

剩余固體的質量

(1)上表中的數值為_____.由上表數據可知這四次實驗中,第____次所加的鹽酸沒反應完.

(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3)如果該石灰廠煅燒這種石灰石,最多可得到二氧化碳氣體多少噸?(本小題要求寫出完整的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小數點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初三學生去西樵山春游,帶回了幾塊石灰石樣品。為了檢測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用質量分數相同的鹽酸與樣品充分反應來進行測定假設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鹽酸反應,測得數據如表:

均勻研磨后的石灰石樣品質量

鹽酸的質量

剩余固體的質量

試問答:

1樣品與鹽酸充分反應后,鹽酸是否有剩余______ ;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___。

2)計算所用鹽酸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畫出樣品與鹽酸混合后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與鹽酸的關系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的同學欲對碳還朱氧化銅生成的氣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氣體成分為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CO和CO2的混合氣體。得出以上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

[實驗設計](1)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如圖裝置一段時間,發(fā)現C中液體變渾濁,由此排除了猜想____(填序號)。

(2)先通氣體一會后,點燃酒精燈,先預熱,后對準玻璃管中的氧化銅加熱,出現______現象,說明猜想③成立。

[交流與討論](1)將生成氣體通入裝置一段時間再加熱,除探究CO2存在外,還能達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一個該實驗產生CO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裝置B可以防止液體回流使玻璃管炸裂,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做了如圖所示的A,B兩個實驗。

1B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2A,B兩個實驗結束后,將沉淀過濾,小組同學將兩只試管中的物質同時倒入一潔凈的燒杯中(如圖所示),混合后,觀察到燒杯中有藍色沉淀。同學們將燒杯內的物質過濾,對所得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

(猜想)小明:濾液中的溶質是Na2SO4 CuSO4;

小光:濾液中的溶質是Na2SO4、NaOH;

小英:濾液中的溶質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濾液中的溶質還可能是____ ;

3)(討論)你認為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理由是___

如果濾液為無色,還可排除誰的猜想且理由是____

(實驗)若小光的猜想正確,請完成下表的方案。

實驗步驟

預期的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入

____

____

小光的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酸與堿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某化學探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活動。

[實驗探究]

[表達交流]1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小鵬由此判斷A中的酸、堿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2)小龍根據B中現象得出結論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反思與改進]經過觀察與思考,小宇對C實驗及得出的結論提出質疑,轉變探究思路,通過實驗D得出正確結論。小宇在實驗D中使用的試劑③是_____。小組同學繼續(xù)探究A、BD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

[實驗與分析]1)小組同學將A、B反應后的濾液混合(如圖E),根據現象,你認為_____(填“能”或“不能”)正確判斷AB混合前各自溶液中的溶質成分。

2)經過討論,小組同學繼續(xù)向E中倒入D反應后的溶液,觀察到無明顯現象,確定D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

[歸納與總結]通過上述實驗發(fā)現,探究物質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思路有多種:AB的探究思路是有其他物質生成;D的探究思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圖所示4個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實驗中所用的紙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 并干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最終只有實驗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會變紅

B. 實驗④就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反應

C. 在實驗④中,若對比小花放入集氣瓶前后的現象,可以不必做實驗③

D. 由實驗①④推斷,實驗④中有酸性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

1)兩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旱囊环N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鈉提純硝酸鉀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60℃時,將6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質量是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