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熱播讓廚房再次成為人們施展廚藝的舞臺,其實廚房也是同學們的家庭實驗室,利用廚房中的物品不可以進行的實驗是

A.探究鐵制品在什么條件下生銹

B.比較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用燃著的火柴檢查天然氣管道是否漏氣

D.探究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家庭實驗主要是受到實驗儀器和藥品的局限,有時還要考慮實驗的安全性用燃著的火柴檢查天然氣管道是否漏氣這是不可進行的,因為有可能會引燃散布在空氣中的天然氣,從而引起爆炸,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卓筒井是手工制鹽的活化石,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fā)明”,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萬代.其工藝流程包括下面五個步驟:[①鉆井]→[②汲鹵]→[③曬鹵]→[④濾鹵]→[⑤煎鹽]

請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第②步汲出的鹵水渾濁,濃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10%,下同),這樣的鹵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為了把鹵水濃度提高18~20度,就產(chǎn)生了“曬鹵”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曬鹵”的過程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 (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2)第④步“濾鹵”和實驗室“過濾”的原理一樣,都是為了除去液體中的不溶性雜質.在實驗室的過濾操作中,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第⑤步“煎鹽”和實驗室 結晶(填結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Ⅰ.甲、乙兩種物質在 ℃時溶解度相同.

Ⅱ.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為

Ⅲ.t4℃時,將三種物質各ag分別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種能形成飽和溶液,則a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劑

B.氧氣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凈水劑

D.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作滅火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茶葉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稱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壓、提高記憶力、保護神經(jīng)細胞、減肥等效果.下列有關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茶氨酸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

B.茶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4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

D.茶氨酸中含有1個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和B可發(fā)生中和反應,C為生活中最常見的液體,F(xiàn)可供給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劑,Y為單質,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B的俗名為 ;

(2)H的化學式為 ;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④的反應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瓶保管不當,盛有無色溶液的試劑瓶,且標簽破損(如圖),其殘缺的標簽中只剩下“Na”字樣.老師告訴他們,這瓶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氫氧化鈉、氯化鈉或碳酸鈉.同學們很感興趣,決定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試劑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討論】根據(jù)受損標簽的情況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 (填字母).

A.酸 B.堿 C.鹽

【查閱資料】堿性的Na2CO3溶液與中性的CaCl2溶液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作出猜想】(1)可能是 溶液;(2)可能是Na2CO3溶液;(3)可能是NaCl溶液.

【設計并實驗】

實驗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和解釋

取樣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無色溶液變紅色

該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另取樣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

該溶液中為碳酸鈉.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此,同學們得出結論:該溶液是碳酸鈉溶液.

老師指出該結論不嚴密.理由是:氫氧化鈉溶液在空氣中敞開放置,發(fā)生變質,能產(chǎn)生與實驗Ⅰ和Ⅱ相同現(xiàn)象.請寫出氫氧化鈉溶液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老師指出,不需另取樣,只要在實驗Ⅰ后的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若觀察到 現(xiàn)象,即可說明該溶液中有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見圖Ⅰ)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圖(Ⅱ)(選用容積為35mL的18×180mm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下面圖I、圖Ⅱ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Ⅰ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表達式為

(2)圖Ⅱ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足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Ⅱ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3)按圖Ⅱ實驗完成后,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 mL刻度處才停止.

(4)對照圖Ⅱ實驗,你認為圖I實驗有何不足之處?(回答一點即可)

(5)采用圖Ⅰ所示裝置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低于,試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打撈韓國“歲月號”沉船是在水下作業(yè),潛水員需要呼吸富氧空氣。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氣中的含量,富氧空氣中氧氣與其他氣體的體積比可以是:

A、1︰2 B. 1︰5 C. 1︰4 D. 21︰7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分析以下實驗裝置,并學習所提供的材料.實驗裝置

學習材料:氨氣(NH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氨氣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的方法制取氨氣【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銨鹽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氯化銀(AgCl)是白色固體,難溶于水.CaCl2溶液顯中性,NH4Cl溶液顯酸性.

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 ,儀器b的名稱是

(2)用KMnO4制取氧氣時,應選用A裝置.選用A裝置的原因是

(3)實驗室欲制取并收集氨氣,選取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裝置編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