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20.0g稀鹽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邊滴加邊攪拌,隨著稀鹽酸的滴加,溶液的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溶液的溫度變化如表所示(不考慮反應過程中熱量散失)

反應時間(s)

0

10

20

30

40

50

60

溶液溫度(℃)

20.5

20.6

20.7

20.8

20.9

20.8

20.7

(1)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溫度是_____

(2)計算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精確到0.1%)

【答案】 20.9 37%

【解析】

根據(jù)圖表可知當反應時間為40秒時,溶液的溫度最高,所以當40秒時,反應恰好完全反應。當pH7的時候,恰好完全反應,根據(jù)氫氧化鈉的質量可以求出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解:設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10.0g×40% x

x=3.7g

37%

所以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是37%。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實驗做法如圖所示:

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倍.

金箔–作為靶子,厚度,重疊了層左右的原子.

熒光屏粒子打在上面發(fā)出閃光.

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達情況.

(收集證據(jù))絕大多數(shù)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粒子的偏轉超過,有的甚至幾乎達到,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粒子就____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________

金箔包含了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________

.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革命是發(fā)生在十八世紀末英國和法國的一場深刻的化學學科的變革。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波義耳和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曾做過貌似相同的兩個實驗(見下圖)

關于這兩個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個實驗都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 兩個實驗中,曲頸甑內汞的表面都變?yōu)楹谏?/span>

C. 兩個實驗中,汞的量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D. 拉瓦錫的實驗中,玻璃鐘罩內液面逐漸上升,達到一定高度后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以下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⑥的名稱是___。
(2)如果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請用文字表達式表示該反應______,發(fā)生裝置應選 儀器_____(填序號);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應先______,再__________。 (3)裝置⑧是用軟塑料管自制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利用該裝置也可以制取氧氣,塑料管中加入 的液體藥品是___ ,藥品加入完畢后,要使反應進行,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降溫可使丙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B. t2℃時,等質量甲、乙、丙的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甲>乙>丙

C. t2℃時,將15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溫到t1℃,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D. 分別將甲、乙、丙三種物質t2℃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將渾濁的河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先加入明礬粉末,然后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采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過濾。請回答:

(1)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該裝置圖中存在著明顯錯誤,請你找出其中的一處錯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濾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接著他用____________檢驗,確定得到的水為硬水,又通過___________將其轉化為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圖甲裝置探究“MnO2 的用量對 H2O2 分解反應的影響”,實驗中 H2O2 的溶質質量分 數(shù)為 3%,裝置中產生氧氣的量可以用壓強傳感器測出(在等溫條件下,產生氧氣體積與裝置內 壓強成正比。反應放熱忽略不計)

(1)寫出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___,MnO2 在此反應前后_____不發(fā)生改變。

(2)圖乙是“0.1 MnO2 不同體積的 3% H2O2 溶液混合的實驗結果,從圖中可以看______。

(3)當用“3% H2O2 溶液 8 毫升與不同質量的 MnO2 混合,得到如圖丙所示的曲線。曲線的斜率顯示, MnO2 的用量增加到 0.08 克時,分解速度達到實驗要求。 在此實驗條件下, MnO2 的質量有 4 (一藥匙),就能使如圖_____(選填字母)燒杯 中所裝的 3% H2O2 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實驗要求。

(4)使用壓強傳感器等設備,檢測不同溫度下過氧化氫分解時氣體壓強的變化。經過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等,獲得如右圖所示的壓強-時間的曲線變化。由此可知,其它條件一定時,溫度越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______(填越快”、“ 不變”);

(5)請你設計實驗方案,探究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寫出簡要的實驗步驟)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用C做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用裝置E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______(“a”“b”)端通入;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_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往8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當生成兩種鹽的質量相等時,反應消耗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約是(提示:Na2CO3+CO2+H2O=2NaHCO3)(

A. 44 g B. 61 g C. 66 g D. 7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