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物質),所選試劑不合理的是( ))
物質 | 雜質 | 所選試劑 | |
A | CaO | CaCO3 | 稀鹽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碳酸鈉溶液 |
C | Cu | CuO | 稀硫酸 |
D | CO | CO2 | 氫氧化鈉溶液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02通入Na0H溶液中沒有明顯現(xiàn)象,CO2與Na0H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呢?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此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①通常情況下,1體積水溶解1體積的CO2。②在一定濃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復分解反應也能發(fā)生。
【實驗探究】小明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錐形瓶內充滿CO2),并進行實驗。
打開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錐形瓶中,立即關閉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觀察到U形管左側的紅墨水液面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動”),小明根據(jù)現(xiàn)象判斷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__________。請根據(jù)初中化學知識寫出CO2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1】你認為該實驗方案嚴密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們?yōu)榇擞衷O計了下表所示的兩種方法,進一步探究。請?zhí)顚懕碇械目崭瘛?/span>
實驗方法 | 操作過程 | 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方法一 | 取小明實驗后錐形瓶內的溶液適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 |
方法二 | 取小明實驗后錐形瓶內溶液適量,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__________。 |
【反思評價2】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認為[拓展實驗]的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仍然不嚴密,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轉化關系如右圖(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已知B是黑色固體,相對分子質量為80,E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B是______,E是______(均填化學式)。
(2)A→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E→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D→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寫出C物質的一種用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高爐煉鐵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鋅放入硫酸銅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化學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沒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
B. 一氧化碳能導致溫室效應
C. 合金是金屬材料,至少含有一種金屬元素
D.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所有的可溶性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B.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氣而生存
C. 氧氣能跟所有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
D. 帶火星的木條一定能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先調節(jié)天平平衡,后稱量
B.給試管中的藥品加熱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
C.排水法收集氧氣結束時,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后熄滅酒精燈
D.實驗室制取氣體,要先向裝置中添加藥品,后檢查氣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硬水中某些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除去時,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為達到此目的,某小組同學設計了下列四種方法,你認為其中可行的是( 。
A. 過濾 B. 利用活性炭吸附
C. 蒸餾 D. 加入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