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石燃料在當今社會能源中擔當“主角”。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和天然氣。
(2)天然氣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3)潔凈的空氣對人類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大氣的是____(填序號)。
A 煤燃燒取暖改為天然氣供暖 B 積極植樹造林
C 工業(yè)廢氣凈化后排放 D 焚燒落葉和垃圾
(4)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也可將煤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轉化為兩種常見的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氣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氣化鉀的瑢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燒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瑢液
B.燒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鉀溶液
C.燒杯②的溶液升溫到t2℃時,燒杯底部還有部分物質不溶解
D.若燒杯①和燒杯②的溶液都升溫到t2℃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仙臺港以東發(fā)生大地震.受其影響,當?shù)貢r間12日下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內發(fā)生氫氣爆炸.
(1)機組內氫氣的來源是:冷卻系統(tǒng)被破壞后,核燃料棒外由鋯(Zr)合金做的包殼被加熱到1200℃以上時,和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鋯(ZrO2),并放出氫氣.氧化鋯中鋯的化合價為_____; 氫氣爆炸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實驗室常用鋅粒和稀硫酸來制取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可以選擇下圖中_____(填裝置序號)做發(fā)生裝置;裝置A中的玻璃儀器有導管、_____和_____(填儀器名稱)
(3)高陽同學用鋅粒和濃鹽酸制取氫氣,制得的氫氣含有少量的水蒸氣和HCl氣體.若要得到干燥、純凈的氫氣,需要通過C和D裝置,則裝置按導管口數(shù)字連接的順序是:發(fā)生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裝置.裝置E是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的裝置,請你判斷氣體應由_____進_____出 (填導管口序號).
(4)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氣體,則制取甲烷可以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如用F裝置收集甲烷,實驗結束時,停止該實驗的正確的操作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轉化為丙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B. 轉化①中甲和O2反應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1:1
C. 轉化②是化合反應
D. 物質丙不屬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被國外友人稱作“新四大發(fā)明之一”的高鐵,大大方便人們的出行。
(1)圖中標示的物質中為金屬材料的是______(填序號),動車電路中的導線大多選用銅制造的,這是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性。
(2)動車表面噴漆主要是為了防止外殼生銹,其原理是________。
(3)修建鐵路所需的大量鋼鐵是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冶煉而得。寫出一氧化碳和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已知M、N、R三種金屬存在如下反應:R+NCl2=== N+RCl2;M+RCl2===R+MCl2,M、N、R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非石油化”是戰(zhàn)略目標,發(fā)展以CH4、CO2等原料的 “C1化學”成為當今化工生產(chǎn)的必然趨勢。通常天然氣中含有H2S等有毒氣體,下圖為天然氣合成氨(NH3)的工藝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為氮氣,該流程中為合成氨提供氮氣的物質是 。
(2)①處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 。
(3)②處CH4與H2O(氣)反應生成CO2、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反應條件略去) 。
(4)③處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 ,K2CO3溶液與CO2反應生成碳酸氫鉀(KHC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該流程中參與循環(huán)的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實驗探究小組的同學欲利用下列儀器驗證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H2、CO、H2O、H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
(實驗設計) 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混合氣體→D→B1→A→B2→C→E(B1、B2均為盛裝濃硫酸的試劑瓶)。
(實驗及數(shù)據(jù))樣品充分反應(假設每步均反應完全),并測定部分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數(shù)據(jù)如下:
裝置編號 | D | B1 | B2 | C |
試劑 | 硝酸銀溶液 | 濃硫酸 | 濃硫酸 | 氫氧化鈉溶液 |
現(xiàn)象或質量變化 | 無明顯現(xiàn)象 | 增重1.0g | 無增重 | 增重6.6g |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A中能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jù)表格中的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判斷,混合氣體中一定不存在的氣體是___________;無法確定是否存在的氣體是___________,要驗證該氣體是否存在,應如何改進實驗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針對該套實驗裝置不足提出改進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化學興趣小組對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產(chǎn)生興趣,展開探究。
(查閱資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和氯化鈉,NaClO為有效成分,有腐蝕性并易與空氣中CO2反應(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殺菌、消毒功效,HClO不穩(wěn)定,受熱或光照會發(fā)生分解。
(分析討論)小組同學經(jīng)過討論,認為該消毒液中的溶質一定有_______,可能還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種或多種。
(實驗過程)大家對可能存在的溶質繼續(xù)進行以下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1.取適量的該消毒液于試管中,放入有色布條 | 布條長時間不褪色 | 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成白色沉淀 | 該消毒液中含有Na2CO3 |
(交流反思)“84”消毒液貯藏時應注意密封保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混合使用,因為二者混合生成氯化鈉、水及有毒的氯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干電池的結構示意圖,請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電池的正極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性。
(2)干電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 雙氧水與回收的二氧化錳可用于實驗室 制取氧氣。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其硬度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純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