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氫原子_____;
(2)2個亞鐵離子_____;
(3)標注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_____;
(4)已知次氯酸鈉的化學式為NaClO,試寫出次氯酸鈣的化學式_____。
【答案】 2H; 2Fe2+; KO4; Ca(ClO)2。
【解析】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氫原子表示為2H;
(2)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亞鐵離子可表示為:2Fe2+;
(3)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故可表示為:KO4;
(4)次氯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則次氯酸根的化合價為﹣1價;鈣元素顯+2價,次氯酸根的化合價為﹣1價,則次氯酸鈣的化學式為:Ca(ClO)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各組物質按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
A. C、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楊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無明顯變化,他和小組同學以“酸與堿能否發(fā)生反應”為課題進行了科學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一)
(1)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再滴入稀硫酸,觀察到溶液由_____色變?yōu)闊o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繼續(xù)往上述試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斷振蕩,如果觀察到_____現(xiàn)象,證明了滴加的稀硫酸過量。
(實驗二)按照“證明反應后NaOH消失了”這個角度,同學們又設計了實驗二,利用NaOH溶液、CuSO4溶液、稀鹽酸同樣證明了酸和堿能發(fā)生反應,其中試劑丙是_____。
(拓展延伸)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無明顯現(xiàn)象,CO2與NaOH溶液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呢?小組同學對此繼續(xù)探究。
(查閱資料)常溫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實驗三)
小組同學設計了多角度驗證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實驗,如實驗三圖所示(裝置已連接好,氣密性良好,止水夾a和b已關閉,部分儀器已略去)。
(溫馨提示)CO2與乙醇不反應,本實驗條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計。
(1)把注射器Ⅰ中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滿CO2的三口燒瓶中,輕輕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把導管d移出石灰水,打開止水夾a、b,再從導管C端往三口燒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_。過了一段時間后,先把導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著關閉止水夾a,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鹽酸注入三口燒瓶內,觀察到三口燒瓶中產生氣泡,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此實驗從_____角度證明了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
(總結歸納)對于無明顯現(xiàn)象的反應,可以通過改變實驗裝置,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觀察到明顯的反應現(xiàn)象,從而判斷反應的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8:1
C. 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 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如圖是某化學活動小組圍繞探究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而設計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點)
(2)通過實驗中的現(xiàn)象可得出燃燒的條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請列舉出通過破壞該條件達到滅火目的實例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在幫助實驗員整理化學試劑時發(fā)現(xiàn)了一瓶標簽殘缺的無色溶液,(如圖所示),經(jīng)實驗員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 NaHCO3,NaOH,Na2CO3,NaCl中的一種,請你對該試劑作出猜想并進行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試劑是什么溶液?
(猜想與假設)
甲猜想:NaHCO3溶液
乙猜想:NaOH溶液
丙猜想:Na2CO3溶液
丁猜想:NaCl溶液
(查閱資料)上述四種物質相關信息如下
物質 | NaHCO3 | NaOH | Na2CO3 | NaCl |
常溫下溶解度/g | 9.6 | 109 | 21.5 | 36 |
常溫下稀溶液的pH | 9 | 13 | 11 | 7 |
(實驗探究1)取瓶中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
(實驗探究2)另取瓶中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產生生氣泡。
(實驗分析)通過(實驗探究1)可知_____同學的猜想一定錯誤。
甲同學仔細分析四種物質的相關信息表后發(fā)現(xiàn)自已的猜想錯誤,他的理由是_____。
丙同學分析(實驗探究2)并結合以上同學的實驗結論,認為原瓶溶液是NaCO3溶液。
(實驗探究2)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討論質疑)乙認為以上同學分析有漏洞,需要進一步實驗確定,于是又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探究3)在(實驗探究1)試管中的紅色溶液中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中性),充分反應后,試管中溶液仍呈紅色,但有白色沉淀產生。
(得出結論)通過(實驗探究3)可證明這瓶試劑為_____溶液,但已經(jīng)部分變質。
(反思與拓展)學習小組反思了這瓶試劑因為_____而變質,得出了該溶液正確的保存方法,若要除去該溶液變質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試依據(jù)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現(xiàn)以第三周期(第11—18號元素)為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后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11~18號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
②在此周期中從左到右,原子結構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
③在此周期中,從左到右,元素原子得失電子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2)上圖中硫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Z=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Y=_______(填數(shù)值).
(3)核電荷數(shù)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號是_________.它的核外電子排布與__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4)鈣元素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體內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 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則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_________ ,該元素屬于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該元素在上表中位于________(選A、B、C)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敏研究影響鋅與鹽酸反應快慢的因素。
序號 | 鹽酸溶液濃度 | 2分鐘內產生氫氣的體積 |
1 | 5% | 10mL |
2 | 15% | 28mL |
(1)圖甲中A、B儀器可以組裝一套測量氣體體積的裝置,利用該裝置時A中的_____管接c。
(2)他選用2克完全相同的鋅片分別和同體積5%、15%的稀鹽酸進行實驗。獲得表格數(shù)據(jù)。由此推斷實驗是通過______來體現(xiàn)反應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如下結論:鋅與鹽酸反應快慢與鹽酸濃度有關,鹽酸濃度越大反應越快。其他同學認為結論不可靠,他們的依據(jù)是:________。
(4)實驗中小敏發(fā)現(xiàn)鋅與鹽酸反應時,一開始產生氫氣速度并沒有隨鹽酸濃度的減少而減慢,查閱資料得知化學反應中往往伴隨著能量變化。由此作出猜想:鋅與鹽酸反應快慢還與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氧化銅能否起到類似二氧化錳的催化劑作用呢?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銅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Ⅱ.氧化銅參與反應產生氧氣,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發(fā)生了改變;
Ⅲ.氧化銅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_____和_____不變。
(實驗)用天平稱量0.2g氧化銅,取5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1)填寫下表:
步驟③現(xiàn)象 | 步驟⑥結果 | 步驟⑦現(xiàn)象 | 結論 |
_____,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所得固體 _____g | 溶液中有氣泡放出, 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驟①的目的是_____。
(3)過氧化氫能被氧化銅催化分解放出氧氣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