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的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①水的電解
B.②木炭在密閉的容器內燃燒
C.③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
D.④20℃時,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D
考點: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函數圖像的應用.
分析:可以根據圖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解:A、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圖中是質量比,不正確.
B、木炭在密閉的容器內燃燒時二氧化碳的質量應該是增加的,不正確.
C、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氧氣的質量是不斷增加的,當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氧氣的質量不再增加,不正確.
D、20℃時,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時還能溶解一部分硝酸鉀,當達到飽和時不再溶解硝酸鉀,正確.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要把圖中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純凈物不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
C.分解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根據下列實驗事實推出結論正確的是
編號
實驗事實
實驗結論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變紅
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B
常溫下,測定某溶液的pH=3
該溶液一定呈酸性
C
某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該氣體一定不含氧氣
D
某物質中含有一種元素
該物質一定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某氫原子只由1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當它失去電子后,不可能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氫氣燃燒生成的水是純凈物
D.氫氣燃燒生成水是化合反應,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地震發(fā)生核泄漏。

(1)核泄漏中含有碘—131粒子,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圖所示,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電子層數為     層;碘屬于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核電站機組冷卻產生的核污水從裂縫滲入海里,東電公司采用“水玻璃”封住滲漏層,“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鈉(Na2SiO3)。
①硅酸鈉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價。
②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其反應原理與初中學過的       和氫氧化鈉反應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4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請從“A.不銹鋼、B.食醋、C.生石灰、氧氣”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
(1)搶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質是      ; (2)常用作袋裝食品干燥劑的是      ;
(3)能除去熱水瓶中水垢的物質是      ;(4)可用于制造刀具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將A組適當的儀器與B組的用途連線:
A                          B
漏斗                       取塊狀藥品
藥匙                       給酒精燈添加酒精
量筒                       量取20mL液體
鑷子                       滴加少量液體
試管夾                     夾持試管
膠頭滴管                     取用少量粉末狀藥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有關催化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可能增加生成物的物質的量
B.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
C.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D.反應前后本身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珍惜生命,拒絕酒后駕車.下圖是交警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開車.接受檢測的司機需要把呼出的空氣吹進一支管里,如果司機呼出的空氣含酒精成分,管中橙紅色的部分便會呈現綠色.當綠色過了警戒線時,警察便知道司機酒后駕車了.

信息:重鉻酸鉀(K2Cr2O7)容易被還原.酒精(C2H5OH)被重鉻酸鉀氧化為乙醛(CH3CHO)和乙酸(CH3COOH),而橙紅色的重鉻酸鉀便會變成綠色的鉻離子(Cr3+).
(1)呼出的空氣中的酒精含量愈高,便愈多重鉻酸鉀被還原為綠色的______.
(2)重鉻酸鉀化學性質為______性.(填“氧化”或“還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