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丙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C、CO、CO2 B. H2O2、H2O、O2
C. KOH、K2CO3、KNO3 D. Fe2O3、FeCl3、Fe(OH)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G 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 A、B、 C、D 都是氧化物,E、F、G 都是金屬單質,且 F 為導電性、導熱性最好的金屬,A 和 G 均為紅色固體(其中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 G 物質的化學式____。
(2)寫出 B 物質的一種用途____。
(3)寫出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寫出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4)從微觀角度解釋 B 和 D 兩種物質性質不同的原因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3COOCH3)是合成有機玻璃的單體。
(1)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有_______種元素,分子中原子個數比C:H:O是_______。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碳與氧的元素質量比是_______。
(3)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甲基(-CH3)的質量分數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一瓶硫酸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取出50克該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所用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請你仔細分析此關系圖,并進行計算。
(1)當滴入氫氧化鈉溶液_____克時,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2)計算此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農作物燃燒后得到的草木灰是一種農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含鉀的鹽。請根據下面的實驗流程回答有關問題。
(1)蒸發(fā)晶體時,待_____時,即停止加熱。
(2)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藍色,說明草木灰是一種_____(填酸/堿/中)性肥料。
(3)另取濾液加入稀鹽酸,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由此可以推斷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寫化學式),它不能與_____肥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黃鐵礦的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FeS2),工業(yè)上可利用黃鐵礦煅燒的產物冶煉鐵和生產濃硫酸,其工業(yè)流程如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反應②不是置換反應,反應③④為化合反應
B. 反應①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fā)生了改變
C. 該工業(yè)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 向制得的100克98%的濃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餾水,配制49%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廠產生的廢渣主要成分是含鈣的化合物(雜質為Fe2O3)。用該廢渣制取CaCl2晶體(CaCl2xH2O)并進行組成測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圖1所示:
已知:NH4Cl溶液顯酸性,且濃度越高酸性越強
(1)XRD圖譜可用于判斷某固態(tài)物質是否存在。圖2為煅燒前后廢渣的XRD圖譜。寫出煅燒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
(2)浸取時需連續(xù)攪拌,其目的是_____;生成的NH3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_____色。
(3)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CaCl2的產率隨浸取溫度的變化如圖3所示。則宜選擇的浸取溫度為_____0C左右。
(4)若使用過量濃度較高的NH4Cl溶液,則所得CaCl2溶液中會含有NH4Cl、_____(填化學式)等雜質。
(5)測定晶體(CaCl2xH2O)的組成:
a 稱取14.7000g CaCl2晶體于錐形瓶內,加入適量蒸餾水。使其全部溶解。
b 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靜置。
c _____、_____、干燥、稱量,得到10.0000g固體。
①通過計算,確定x的值為_____。
②判斷步驟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則說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則測得的x值比實際值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用語是最簡明、信息豐富、國際通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硝酸銨中的陰離子_____;(2)標出氯化亞鐵中的鐵元素的化合價_____;
(3)波爾多液不能用鐵制容器盛裝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計對比實驗,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編號 | A | B |
實驗設計 | ||
實驗目的 | 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 探究氧氣是燃燒的條件之一 |
編號 | C | D |
實驗設計 | ||
實驗目的 | 探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 | 探究CO2的密度和石蕊花變紅的原因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