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和反應是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 1 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并用pH 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 2 和圖 3。
(1)根據(jù)圖 2 可知最后燒杯中的溶液的溶質(zhì)是_____。(用化學式表示)
(2)該實驗操作是將_____滴加到 _____中。圖 3 中 V 的數(shù)值最接近 _____(填“6”、“12” 或“16”)。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
A 圖 2 中 b 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 NaCl 和 NaOH
B 取圖 2 中 d 點所示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
C 圖 2 中 c→d 所示溶液中 NaCl 的質(zhì)量不斷增加
D 圖 3 中 e→f 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答案】NaCl、HCl 鹽酸 NaOH溶液 12 C
【解析】
(1)根據(jù)圖 2 可知,最后燒杯中的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說明溶液中氫氧化鈉已反應完,鹽酸過量,所以溶質(zhì)是NaCl、HCl。
(2)根據(jù)圖 2 可知,溶液的pH變化是從大于7到等于7,最后小于7,所以該實驗操作是將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該實驗是酸堿中和反應,當溶液的pH等于7時,溶液剛好完全反應,放出熱量也是最多,因此,圖 3 中 V 的數(shù)值最接近應該是圖 2 pH等于7時鹽酸的體積,所以V 的數(shù)值最接是12。
(3)A 、圖 2 中 b 點所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中還有氫氧化鈉剩余,所以溶質(zhì)是 NaCl 和 NaOH,不符合題意;
B、圖 2 中 d 點所示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氫氧化鈉已反應完,溶液中溶質(zhì)有NaCl、HCl,鹽酸有揮發(fā)性,把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氯化鈉,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C、圖 2 中c點對應的溶液pH等于7,氫氧化鈉與鹽酸剛好中和反應,所以 c→d 所示溶液中NaCl 的質(zhì)量不再增加,符合題意;
D、圖 3 中 e→f 變化趨勢是溫度不斷升高,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煉鐵的實驗裝置,按下列要求進行回答: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處硬質(zhì)玻璃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裝置中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體燃燒看到_________色火焰。
(3)寫出B、C兩部分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________,C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Mg點燃,放在空氣中就能燃燒,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而Al、Fe必須在氧氣(O2)中才能燃燒,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這三種金屬中最活潑的金屬是_____________;又知Al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O2)反應,而 Fe卻很難。綜上所述,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0 ℃時,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40 ℃時,等質(zhì)量甲、乙的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zhì)量:甲>乙
D.將 40 ℃時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20 ℃,仍然是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芯片是電腦、智能家電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純度的單質(zhì)硅(Si)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發(fā)生如下反應:(1)Si+ O2SiO2;(2)SiO2 + Na2CO3Na2SiO3 + CO2↑;(3)SiO2 + 2CSi + 2CO↑;(4)Si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3)屬于置換反應B.上述反應中生成了三種可燃性氣體
C.硅不屬于金屬材料D.Si和Si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空氣中氧氣(O2)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①在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的水(H2O),并將水面以上的容積分成五等份,做上記號。
②用彈簧夾夾緊橡膠管。點燃燃燒匙內(nèi)足量的紅磷(P)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1)紅磷(P)燃燒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紅磷(P)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紅磷(P)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H2O)進入集氣瓶,瓶內(nèi)水面最終上升至約 1 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O2)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剩下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據(jù)此推測該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化學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這四種物質(zhì)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是無色氣體單質(zhì),B、C均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
(1)寫出物質(zhì)A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2)寫出B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說明B具有____________(填寫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3)寫出實驗室用D制得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分別進行“燃燒條件”和“氧氣性質(zhì)”的探究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 40 ℃)。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nèi)容步驟 | (實驗 1)燃燒條件 | (實驗 2)氧氣性質(zhì) |
1 | 燒杯中盛有 80℃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 | 燒杯中盛有 Ca(OH)2 溶液,燃燒匙中放入木炭,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瓶中,塞緊瓶塞 |
2 | 推入 H2O2 溶液 | 推入 H2O2 溶液 |
(1)H2O2 與 MnO2 接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MnO2 起________作用。
(2)實驗 1 中,推入 H2O2 溶液,燃燒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燒,原因分別是_____;。打開止水夾,推入 H2O2溶液,觀察到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3)實驗 2 中,打開止水夾,推入 H2O2 溶液,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