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只用下列鑒別方法不能把待鑒別的物質區(qū)分開的是

選項

待鑒別的物質

鑒別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氮氣

分別向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燃燒情況

B

硬水和軟水

加肥皂水,振蕩,觀察產生泡沫情況

C

過氧化氫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錳,觀察有無氣泡產生

D

氧氣和空氣

分別向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燃燒情況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二氧化碳和氮氣,不能用分別向其中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燃燒情況,因為二者都能使得木條熄滅。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不能用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加以解釋的是(

A.不能用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B.鐵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

C.在化合物中,鐵顯+2、+3價,銅顯+1、+2價

D.相同條件下,鋅和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鎂條在空氣中燃燒,不僅生成氧化鎂,還有少量鎂與氮氣化合生成氮化鎂(Mg3N2)。

(1)氮化鎂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2)鎂條燃燒只生成氧化鎂的化學方程式 ;

(3)若有24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則所得產物的總質量m 40g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工業(yè)上利用含SO2的煙氣制備咬K2SO4的流程。

相關物質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質

KCl

K2SO4

NH4Cl

NH4 2SO4

溶解度/25

34.0

11.1

37.2

19.5

1脫硫反應中,CaCO3粉碎后與水混合成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后,與含SO2的煙氣、空氣中氣體反生成石膏CaSO4·2H2O,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石膏與飽和NH4 2CO3溶液相混合,發(fā)生反應I時需不斷攪拌,其目的是 。

3操作I的名稱是 ,實驗室進行該操作時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4你認為反應II在常溫下能實現的原因是 。

5NH4C1在農業(yè)上可以用作化肥,從NH4C1溶液中得到NH4C1晶體,可以采用加熱濃縮、 、過濾的方法。

6此工藝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成分中,約占總體積的21%是(

A.N2 B.O2

C.H2O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化學用語填空: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構成氯化鎂的陽離子 ;

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最常用的溶劑

2)根據圖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問題。

檸檬酸的pH 7、=

小蘇打的化學式為 ,屬于 有機物無機物

配料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膨松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它在面包制作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產生氣體,使面包變得松軟。膨松劑反應產生氣體的量作為檢驗膨松劑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已知某膨松劑含碳酸氫鈉、碳酸氫銨中的一種或兩種,化學興趣小組對該膨松劑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1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2)堿石灰的成分是CaONaOH

探究:檢驗膨松劑的成分在玻璃管中加入該膨松劑,按圖連接好裝置。

【觀察與分析 點燃酒精燈。

1)關閉鐵夾2,打開鐵夾1,觀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該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 。

2)打開鐵夾2,關閉鐵夾1,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產物中有氨氣。

3)充分加熱后,玻璃管中 )固體。

【實驗結論】 該膨松劑的成分是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銨混合物

探究:測定膨松劑受熱產生氣體的質量

用下圖裝置測定該膨松劑中樣品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氣的質量裝置B裝有膨松劑,整套裝置氣密性良好,各裝置中氣體吸收劑足量)。

【觀察與分析

4)通過測定實驗前后裝置D的質量,其質量差即為樣品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裝置C的作用是 ,裝置D的作用是 ,若沒有裝置E,造成測定結果 偏大、不變偏小)。

5)實驗過程中必須向裝置內通入空氣,裝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 填名稱)

在停止加熱后,繼續(xù)通入空氣一段時間,目的是 。

6)若對裝置C、D、E連接順序進行調整,即可用于測定另一份同質量相同樣品受熱分解產生氨氣的質量。CD、E連接順序為 ,通過測定實驗前后裝置C的質量,其質量差即為樣品產生氨氣的質量。

【拓展研究】7)若將產生的氨氣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會生成紅色固體、無色液體和氣體單質三種物質,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小林將兩種堿的溶液分別裝入試管A、B 中,進行如下實驗.

1實驗l 中,兩支試管的溶液都變成 色.

2實驗2中,若B盛裝的是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實驗3中,小林向兩支試管中吹氣,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B中無現象,為探究吹氣后B中溶質的成分,小林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溶質只有氫氧化鈉

猜想2:溶質只有碳酸鈉

猜想3:溶質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實驗和結論】

實驗

實驗現象

結論

取B中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后取上層清液,向其中加幾滴酚酞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現紅色

猜想3成立

【反思與評價】老師評價小林得出的結論不正確,是因為

如果要驗證猜想3成立,你的改進意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幾種常見物質的性質、用途不一致的是(

A.氮氣 性質穩(wěn)定 保護氣

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劑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干冰 升華吸熱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