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中常見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

2)實驗室制取氣體時,裝藥品前應先_________。

3)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組合是__________(選填字母),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

4)醫(yī)院給病人輸氧時為了加濕氣體并觀察氣體輸出的速度常用到裝置F,應將_____(選填“a”“b”)端接入鋼瓶。

【答案】試管 檢驗裝置氣密性 ACAD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a

【解析】

1)據圖可知儀器①是試管;

2)實驗室制取氣體時,裝藥品前應先檢驗裝置氣密性;

3)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應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組合是ACAD;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為: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4)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應將a端接入鋼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氨堿法生產純堿的主要反應原理如下:;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有關侯氏制堿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加熱時的穩(wěn)定性:碳酸鈉碳酸氫鈉

B.用食鹽制純堿還需要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質

C.配制飽和食鹽水時,可通過攪拌來提高食鹽的溶解度

D.向飽和食鹽中先通入氨氣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文字敘述與圖象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A等質量的Zn、Fe分別與足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

B向鹽酸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C常溫下向pH=1的鹽酸溶液中加水稀釋

D向一定量Na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則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硅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C.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

D.硅原子核內有14個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課外實驗,利用下列裝置來探究磷單質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變化情況。

(提出問題)足量紅磷在密閉的四頸平底燒瓶內燃燒熄滅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氣剩余?

猜想假設)猜想①:有氧氣剩余 猜想②:無氧氣剩余

(實驗驗證)該小組同學按圖組裝好實驗裝置,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上的紅磷,紅磷燃燒直至熄滅;待裝置完全冷卻后,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白磷居然也被點燃。

(1)激光筆的作用是____

(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實驗過程中,剛開始即使用激光筆照射,燃燒匙內的白磷也不會燃燒的原因是_____

(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得出結論如下:

(4)結論1:猜想_____正確。

結論2: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選擇_____(紅磷白磷”)更合適,理由是_____

(拓展延伸)下圖是該小組同學從開始實驗到最后裝置冷卻后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用氧氣傳感器測量容器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圖。

(5)在圖中_____(“A、BC、DE”)點時紅磷燃燒熄滅;請你解釋曲線AB段、DE段氧氣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AB_____,DE_____。

(6)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驗證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較好的藥品是鐵絲絨,利用鐵與氧氣、水等的緩慢氧化,可將空氣中氧氣濃度消耗至0.2%。將足量細鐵絲絨置于試管底部,并倒扣在裝有水的燒杯中(如圖),一段時間后你將看到的現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用2.0g石灰石樣品,把25.0g稀鹽酸分五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的雜質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應后都經過濾、干燥、稱量,得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次數

1

2

3

4

5

稀鹽酸的累計加入量

5.0g

10.0g

15.0g

20.0g

25.0g

剩余固體的質量

1.5g

m

0.5g

0.3g

0.3g

計算:

1m______g。

2)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32.0g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_____(寫出解題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維價類圖可有效幫助我們建立物質之間的聯(lián)系,高效進行化學學習。

1)常見的碳單質有金剛石、石墨等,其中常用作電池電極的是_____(填金剛石石墨)。

2)鈣____(不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兒童缺鈣易得_____(填字母)。

A 侏儒癥 b 佝僂病 c 貧血病 d 白內障

3)碳酸鈣由Ca2+____(填符號)構成,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

4)請寫出CO燃燒生成物質M的化學方程式_____,從熱效應的角度分析,該反應____熱量(填吸收釋放),可見:含碳物質的不完全燃燒,不但會產生污染,而且存在____的問題。

5)實驗室制備M氣體,可控制反應發(fā)生與停止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填符號)。若用D裝置收集M氣體,則氣體從 __端通入(填“a”“b”),驗滿的操作是 _____;若用該裝置檢驗M氣體,則氣體從____端通入(填“a”“b”),如果含有M氣體,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410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共同發(fā)布了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圖片。為了捕獲黑洞,全球8個射電站使用了原子鐘精準定位,最好的銫原子鐘可以達到每500萬年相差1秒。下面有關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銫是金屬元素

B.銫原子位于第五周期

C.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2.9

D.銫形成化合物時通常顯+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如下幾組實驗,探究某些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

已知:BaSO4是白色固體,難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

(第一組)選取5種溶液,如圖所示進行實驗。

實驗

現象及結論

試管AB中無明顯現象,不能確定反應是否發(fā)生

1)試管C中產生_____(填實驗現象)。復分解反應已發(fā)生

試管D_____有產生。復分解反應已發(fā)生

解釋

2)試管C中減少的微粒是_____(填微粒符號)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第二組)對試管AB中是否發(fā)生反應再探究,如圖所示進行實驗。

實驗

現象及結論

試管E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復分解反應已發(fā)生

試管F中始終無明顯現象,不能確定反應是否發(fā)生

解釋

4)從微觀粒子變化的角度分析試管E中反應的實質是_____

(第三組)對試管B中是否發(fā)生反應繼續(xù)探究,如圖所示進行實驗。

實驗

現象及結論

試管G中溶液變紅

6)向試管H中滴加_____(填“試劑X”的化學式)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產生

span>解釋

5)該實驗的目的是檢驗試管G的溶液中存在_____(填微粒符號)

溶液中有SO42存在

結論

NaCl溶液與稀硫酸不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