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做好化學實驗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Ⅰ.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
(1)A裝置圖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并收集氧氣所需的儀器是__________(選填下列裝置圖編號)。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所需的儀器是___________(選填下列裝置圖編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Ⅱ.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安全規(guī)范的操作是成功進行化學實驗的保障;瘜W實驗安全第一,下列實驗要特別注意安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 取用大理石
B 稱量粗鹽
C 稀釋濃硫酸
D 研碎膽礬
Ⅲ.根據下圖1,讀出液體的體積為_______mL;指出圖2中游碼最小刻度值為_______g;精鹽質量是____g。
Ⅵ.實驗室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制取和收集某種氣體,由裝置可推知該氣體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制取氣體的反應一定是_________(填序號)。
A 不需要加熱
B 需要催化劑
C 制取氧氣的反應
D 反應物都是固體
【答案】酒精燈 AC或AD BD C 4.7 0.1 13.2 密度比空氣的小 D
【解析】
(1)①為用于加熱的酒精燈;
故答案為:酒精燈。
(2)反應物為固體,且需要加熱,所以發(fā)生裝置為A,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可以向上排空法收集,不溶于水,可以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為:AC或AD。
(3)反應物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熱,所以選擇B作為發(fā)生裝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選擇向上排空法收集,選擇D;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據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故答案為:BD;。
Ⅱ、由于濃硫酸具有腐蝕性,稀釋放出大量的熱,因此稀釋時要特別注意,因此選C;
故答案為:C。
Ⅲ、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應與液體凹液面相平,液體凹液面在4和5mL之間,每個小格為0.1mL,所以此時讀數為4.7mL;天平稱量物品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游碼2g到3g之間一共有10個分格,所以每一個分格為0.1g;此時精鹽質量= 10g +3.2g=13.2g;
故答案為:4.7;0.1;13.2。
Ⅳ、集氣瓶瓶口朝下,說明氣體密度小于空氣,發(fā)生裝置為固體加熱裝置,所以反應物為固體:
A、有酒精燈,所以需要加熱,選項A錯誤;
B、固體反應物不一定需要催化劑,選項B錯誤;
C、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選項C錯誤;
D、反應裝置的反應物一定是固體反應物,選項D正確;故選D;
故答案為:密度比空氣的小;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中甲、乙、丙、丁四種分子的個數比為2:4:4:1,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B.丙、丁為空氣中的兩種無毒成分
C.丁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
D.乙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② ____;
(2)實驗室要得到平緩的二氧化碳氣流,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 __和_;
(3)利用裝置 D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4)下面是排水集氣法的實驗操作,正確的選項是_____ (填序號)。
①待集氣瓶內充滿氣體后,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氣泡連續(xù)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先熄滅酒精燈,再撤導管
(5)甲烷(CH4)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晶體與和堿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備甲烷。請你從上圖中選出制取一瓶甲烷所需要的裝置組合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發(fā)生電離;溴化氫(HBr)電離產生氫離子(H+)和溴離子(Br-);氫氧化鈉電離產生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這三種溶液的組成推斷,溴化氫的水溶液顯_______性。
(2)寫出上述物質之間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50年代,白磷火柴在歐洲普遍流行。19 世紀末,人們發(fā)現利用白磷做火柴的工人,易患一種磷毒性頜骨壞死的疾病,至此白磷的毒性受到關注。各國也在不同時期宣布禁止生產和銷售白磷火柴,于是火柴上的白磷漸漸被紅磷取代,F代火柴頭主要成分是氯酸鉀和硫磺,火柴盒側面的磷皮則使用了紅磷,輔料包括石蠟、二氧化錳、炭黑、黏合劑和穩(wěn)定劑等。
純凈的白磷是無色透明的晶體,遇光會逐漸變黃,因而又叫黃磷。白磷劇毒,誤食0.1g就能致死。白磷接觸皮膚也會引起吸收中毒。白磷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經測定,白磷的分子式為P4。白磷最特殊的性質就是能在潮濕的空氣中發(fā)生緩慢氧化,反應產生的部分能量以光能的形式放出,故在暗處可看到白磷發(fā)光。當緩慢氧化積累的能量達到它的著火點(40° C)時便發(fā)生自燃,因此白磷通常儲存在水中。
白磷和紅磷雖然一字之差,但是它們的結構、著火點和毒性卻有很大不同。白磷有劇毒、著火點低、是四面體型分子,而紅磷無毒、著火點較高,是鏈狀分子。
物質性質 | 白磷 | 紅磷 |
毒性 | 劇毒 | 無毒 |
著火點 | 40 °C | 240 °C |
分子結構 |
依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1)白磷的物理性質_________(任寫一條)。
(2)白磷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現代火柴摩擦生火時燃燒的物質中,除木棍外還有_______。
(4)白磷通常保存在水中,而不放置在空氣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5)白磷與紅磷性質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為了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的實驗操作如下圖所示,有關該同學的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稱量時,需先取藥品再放砝碼和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
B.小明同學的實驗操作中錯誤之處有兩處
C.該實驗操作過程中還需用到膠頭滴管
D.量筒量取水時,若仰視讀數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均為15%
C. 要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
D. t2℃時,將5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質量為1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全世界的鎳(Ni)消費量僅次于銅、鋁、鉛、鋅,居有色金屬第五位。鎳常用于各種高光澤裝飾漆和塑料生產,也常用作催化劑。
Ⅰ.(鎳粉制備):
工業(yè)用電解鎳新液(主要含NiSO4、NiCl2等)制備堿式碳酸鎳晶體[xNiCO3·yNi(OH)2·zH2O],并利用其制備鎳粉的流程如下:
(1)反應器中的一個重要反應為3NiSO4 + 3Na2CO3 + 2H2O = NiCO3·2Ni(OH)2 +3Na2SO4 + 2CO2↑,生成的氣體直接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___________。
(2)物料在反應器中反應時需要控制反應條件。
分析上圖,反應器中最適合的溫度及pH分別為__________、8.3。
(3)生產中,pH逐漸增加,生成Ni(OH)2含量也相對增加,則生成的堿式碳酸鎳晶體中,鎳的含量將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操作2含過濾、水洗、95%酒精浸泡、晾干等操作。其中使用95%酒精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
Ⅱ.(測定堿式碳酸鎳晶體的組成):
為測定堿式碳酸鎳晶體[xNiCO3·yNi(OH)2·zH2O]組成,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及裝置:
(資料卡片)
①堿式碳酸鎳晶體受熱會完全分解生成NiO、CO2和H2O
②堿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實驗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②準確稱取7.54g堿式碳酸鎳晶體[xNiCO3·yNi(OH)2·zH2O]放在B裝置中,連接儀器;③打開彈簧夾a,鼓入一段時間空氣,分別稱量裝置C、D、E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a,加熱裝置B至裝置C中導管末端無氣泡冒出;⑤打開彈簧夾a,緩緩鼓入一段時間空氣;⑥分別準確稱量裝置C、D、E的質量;⑦根據數據進行計算(相關數據如下表)。
裝置C/g | 裝置D/g | 裝置E/g | |
加熱前 | 250.00 | 190.00 | 190.00 |
加熱后 | 252.16 | 190.88 | 190.00 |
(實驗分析及數據處理)
(5)實驗過程中步驟③鼓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
(6)計算7.54g堿式碳酸鎳晶體[xNiCO3·yNi(OH)2·zH2O]完全分解中鎳元素的質量__。最終通過計算得到了堿式碳酸鎳晶體的組成,x:y:z=_______
(實驗反思)
(7)另一小組同學加熱時在酒精燈上加了鐵絲網罩,實驗結束后,稱得裝置B中殘留固體質量明顯偏大。經查閱資料發(fā)現:在溫度控制不當導致溫度過高時,NiO會部分被氧化成Ni2O3。 該組同學稱得的殘留固體混合物的質量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4.5g B 4.6g C 4.98g D 5.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西北工業(yè)大學研制的“藍藻人造葉片系統(tǒng)”讓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可能。藍藻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水還原成人類必需的氧氣和蔗糖等物質。下列關于蔗糖(化學式為C12H22O11)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蔗糖分子中含有45個原子
B.蔗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42g
C.蔗糖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蔗糖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