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測定某建筑工地大理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做了如下實驗:首先稱取50g該大理石樣品放入燒杯中,然后將200g的稀鹽酸分5次加入燒杯內(假設其余雜質均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進行充分反應.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稀鹽酸的質量    40g    40g    40g    40g    40g
剩余固體質量  40.0g    X  20.0g  10.0g  5.0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小組同學要用質量分數(shù)為36.5%濃鹽酸配制所需的200克稀鹽酸,則需濃鹽酸的質量為   
(2)寫出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列出求解生成二氧化碳總質量的比例式   
(4)向第二次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加入8.8g水,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   
(5)某工廠要想制得280t含雜質10%的生石灰,需要這種大理石的質量為   
【答案】分析:(1)根據(jù)第一次加入40g稀鹽酸,導致固體由50g變成了40g,減少了10g,第三次也是有20g變成10g,說明每加入40g鹽酸能夠使固體減少10g,依據(jù)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反應的是碳酸鈣,結合方程式計算出所用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并據(jù)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式分析解答;
(2)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據(jù)此書寫方程式;
(3)第5次加入40g鹽酸,固體減少5g,說明樣品中碳酸鈣反應完畢,依據(jù)碳酸鈣的總質量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總質量,列出比例式;
(4)利用第二次實驗所消耗碳酸鈣的量,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出生成的氯化鈣的質量,由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公式,求出加入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5)由50g樣品中雜質的質量是5g,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并據(jù)碳酸鈣分解的反應方程式計算需要大理石的質量.
解答:解:(1)第一次加入40g稀鹽酸,導致固體由50g變成了40g,減少了10g,第三次也是有20g變成10g,說明每加入40g鹽酸反應10g碳酸鈣
設反應10g碳酸鈣需要鹽酸溶質的質量是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y
=  解得x=7.3g
40g稀鹽酸含有溶質的質量是7.3g,則200g稀鹽酸中含有溶質的質量是7.3g×5=36.5g;
需要濃鹽酸的質量是=100g;
(2)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要求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則須求出所有碳酸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第5次加入40g鹽酸,固體減少5g,說明樣品中碳酸鈣反應完畢,所以碳酸鈣的總質量是50g-5g=45g
設45g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45g                   x
則求解生成二氧化碳總質量的比例式是:=,或=
(4)第二次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是20g,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a,生成氯化鈣的質量是b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20g           b       a
=       b=22.2g
=        a=8.8g
所以向第二次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加入8.8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100%=22.2%;
(5)根據(jù)以上分析,該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100%=90%
設需要這種大理石的質量為m
CaCO3CaO+CO2
100        56
m×90%    280t×(1-10% )
=
        m=500t
故答案為:
(1)100g;
(2)CaCO3+2HCl=CaCl2+H2O+CO2↑;
(3)=,或=;
(4)22.2%;
(5)500t.
點評:本題考查綜合、全面,分析透徹每次加入40g稀鹽酸固體剩余物質量的變化,對反應進行的情況進行判斷,這是解決本題的基礎,該題可很好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涉及的方程式計算較多,要找準已知量,細心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近年來能源緊缺,對煤炭的需求劇增,不少煤礦為追求利益而忽視安全生產(chǎn),以致發(fā)生多起瓦斯爆炸,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事故.因此,2005年10月國家決定對所有無牌私營煤礦進行停業(yè)整頓,此新聞引起某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重視,他們對煤礦的有關知識進行了查閱,請你根據(jù)你所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發(fā)生瓦斯爆炸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2)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煤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是導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還了解到二氧化硫能與KMnO4溶液反應,使得KMnO4溶液褪色,反應方程式為:5SO2+2KMnO4+2H2O=2H2SO4+2MnSO4+X.請你推出X的化學式
 
,反應物
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價為
 

(3)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近年來國家已在積極尋求新能源.你認為今后來源廣、污染少的新能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某學;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鋅、鐵、銅的活動性順序,他們設計了如下一組試驗:
①鋅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銅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鋅片浸入硫酸亞鐵溶液
但老師告訴他們,他們的設計不科學,如果要保留原設計,則還要補充一個試驗才能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于是他們又補充設計了如下試驗,你認為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稱取了4份石灰石樣品(設該石灰石中不含其他碳酸鹽),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實    驗 1 2 3 4
石灰石樣品的質量/g 2.5 5 7.5 10
生成CO2的質量/g 0.88 1.66 2.64 3.52
分析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并回答:
(1)哪次實驗數(shù)據(jù)有明顯錯誤?為什么?
(2)計算這種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岳陽二模)“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在化學學習中有所體現(xiàn).請分析題意,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如圖實驗一中“更高”的化學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由此實驗你認為實驗室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雜質的最佳試劑是
NaOH溶液
NaOH溶液

(2)寫出右圖實驗二中“更快”的化學方程式: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3)“更強”,辯論見風采.某學;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了一場辯論賽.辯論主題是“1+1等于不等于2.”甲方認為:1+1等于2.乙方認為:1+1不等于2.請根據(jù)溶液的相關知識判斷.
①如果你認為甲方正確,請舉一例
溶液中,溶液的質量等于溶質的質量和溶劑的質量之和
溶液中,溶液的質量等于溶質的質量和溶劑的質量之和

②如果你認為乙方正確,請舉一例
兩種不同的溶液互溶時,得到的溶液的體積小于兩種溶液的體積之和
兩種不同的溶液互溶時,得到的溶液的體積小于兩種溶液的體積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潔凈的塑料瓶從運河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樣,然后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1)將渾濁的河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后靜置一會兒.加入明礬的作用是
吸附小顆粒泥塵,使其沉降
吸附小顆粒泥塵,使其沉降

(2)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過濾.
①圖中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
玻璃棒
玻璃棒
,其作用是
引流
引流

②過濾后觀察發(fā)現(xiàn)濾液仍渾濁,則可能的原因有(寫兩點)
濾紙破損
濾紙破損
濾液高于濾紙邊
濾液高于濾紙邊

③通過上述操作,同學們總結出了過濾的操作要領:“一貼”、“二低”和“三靠”.其中“二低”是指
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
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
;
濾液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濾液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3)改進后過濾,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小剛同學興奮地宣布:我終于制得了純水!對此你有沒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
過濾只是除掉不溶性雜質,還含有可溶性雜質
過濾只是除掉不溶性雜質,還含有可溶性雜質
.若要制得純凈水,還需要采取的凈化方法是
蒸餾
蒸餾

(4)同學們做完實驗,清洗玻璃儀器,判斷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觀察儀器內壁附著的水
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