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為實現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設計了如圖轉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是氧化物,在反應①中體現出氧化性

B. 乙在反應②中能獨自轉化為丙

C. 丙是有機物,化學式為CH2

D. 固碳酶在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均不變

【答案】A

【解析】

A、甲是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反應①是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在反應中失去氧,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乙是氧化物,不含有氫原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應②中不能獨自轉化為丙,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X1個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X的化學式為C2H4,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固碳酶屬于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發(fā)生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西氣東輸”計劃,我市天然氣很快取代管道煤氣。

1)煤氣的主要成分CO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天然氣的主要成分CH4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實驗證明,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相同。則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COCH4分別充分燃燒,消耗氧氣較多的是_____

3)燃氣灶由灶體、進燃氣管、進空氣管、電子開關等部件組成。目前的管道煤氣用戶改用天然氣,必須對燃氣灶加以改造。如果進燃氣管的直徑不變,改造后的燃氣灶與原來的相比,進空氣管的直徑應(填“增大”或“減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SiO2不與稀鹽酸反應。牙膏中的摩擦劑約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強牙膏對牙齒的摩擦和去污,牙膏摩擦劑一般由CaHPO4、 CaCO3、 Al(OH)3、SiO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牙膏中只有摩擦劑不溶于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幾種物質中屬于鹽的是CaCO3______(填化學式);Al(OH)3的名稱是_________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是CaCO3、Al(OH)3SiO2中的一種或兩種,將適量的牙膏溶于水,靜置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沒有觀察到氣泡,且有不溶物,則該牙膏中定不含______,一定含______

(3)用下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略去)測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鈣的含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B中儀器X的名稱是______。

②裝置A中滴加鹽酸反應完全后,打開活塞K緩緩通入N2其作用是_______。

③準確稱取5.0g牙膏樣品進行實驗,測得B中沉淀質量為1.2g。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用石墨做電極進行電解水實驗,為增加導電性,改用Ca(OH)2飽和溶液進行電解,實驗時除兩個電極均有氣泡冒出外,溶液中還出現了白色渾濁,該小組對白色渾濁出現的原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

溶液溫度升高導致Ca(OH)2析出而出現白色渾濁。

水減少導致Ca(OH)2析出而出現白色渾濁。

與石墨電極有關。

(查閱資料)

Ca(OH)2的溶解度:20℃時為0.16 g,100℃時為0.07 g。

在加熱條件下銅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

(進行實驗)

實驗

實驗裝置

主要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1

20mLCa(OH)2 飽和溶液加熱至沸騰

溶液中未出現白色渾濁

2

Ca(OH)2飽和溶液于燒杯中,加5 ml水,通電3 min

燒杯中溶液體積幾乎無明顯變化,溶液中明顯出現白色渾濁

3

更換石墨電極為銅電極,取Ca(OH)2 飽和溶液于燒杯中,通電3 min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銅電極變黑,溶液中未出現白色渾濁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

2)實驗2通電3 min后得到的溶液為_______(填飽和不飽和)溶液。

3)猜想與假設②不成立,依據的現象是_______。

4)實驗3中更換石墨電極為銅電極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與評價)

5)為除去實驗3中銅電極上的黑色物質,需要的試劑是______。

6)通過探究過程,用石墨做電極進行實驗時,Ca(OH)2溶液中出現白色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做如下實驗探究微粒的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I: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I得出的結論有_____

2)實驗Ⅱ(如圖甲所示):燒杯B中的現象是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Ⅲ(如圖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必要_____(填“有”或“無”),理由是_____

(發(fā)現問題)雖然課本上這個實驗的現象明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氨水的用量大、實驗裝置無法固定、有很多氨氣逸出大燒杯等.

(查閱資料)

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②T形三通管屬于微型化學儀器.

(實驗改進)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改用圖丙裝置探究微粒的運動性.

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濕潤的酚酞紗布條.

4)用_____(填寫儀器名稱)吸取少許濃氨水,將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細彎管處,然后用橡皮帽封閉管口.

5)一會兒,觀察到_____(填“ba”或“bc”)段紗布條變成紅色.

6)微熱細彎管處的濃氨水,紗布條變紅的速率會加快.

(實驗反思)改進實驗與課本實驗相比較,有不少的優(yōu)點,請你寫出其中的一條: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探究溫度對CO還原Fe2O3的影響(固定裝置略).

1F裝置內溶液變渾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A裝置內發(fā)生的反應屬于_____反應(選填放熱或吸熱).

2)裝置B的作用是_____.處理尾氣的方法為_____

3)將該小組分為兩組,各取48g氧化鐵粉末按如圖裝置進行對比實驗.甲組用酒精燈(火焰溫度5000C7000C)、乙組用酒精噴燈(火焰溫度8000C10000C)分別對裝置D充分加熱,紅色粉末均變?yōu)楹谏勰畠山M分別用固體產物進行實驗,記錄如下.

操作步驟

甲組現象

乙組現象

1.稱量反應后粉末質量(g

44.2

33.6

2.取黑色粉末用磁鐵吸引

部分能被磁鐵吸引

全部能被磁鐵吸引

3.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鹽酸,震蕩

部分溶解,無氣泡

全部溶解,有氣泡

為解釋這個現象,小組成員查閱到下列資料:

Ⅰ.已知鐵的氧化物有FeOFe3O4Fe2O3,在一定條件下,均能失去或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終被還原為鐵.

Ⅱ.Fe3O4是一種鐵氧體磁性物質,不溶于水和酸.

Ⅲ.氧化鐵和一氧化碳進行熱反應分析的相關數據圖.

(分析與結論)

①乙組的固體產物是_____,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②小軍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甲組的固體產物可能是_____.小華通過計算也證明了小軍的觀點.試通過計算說明他的推測依據._____

(反思與交流)

考慮到一氧化碳氣體通入的不持續(xù)性,裝置E的作用是_____.從實驗安全的角度考慮,上圖裝置還要采取的改進措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硝土中含有硝酸鎂、硝酸鈣、氯化鈉等物質,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民間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來制取硝酸鉀.其主要生產流程如圖1

硝土和草木灰(加水、攪拌、過濾 )①生成濾液和濾渣,濾液(加熱蒸發(fā)、過濾)②生成熱濾液和NaCI晶體,熱濾液(冷卻至室溫、過濾)③生成KNO3晶體和濾液.如此重復使用④

1)寫出步驟①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反應類型:_____

2)步驟④中濾液可重復使用的理由是_____

3)參考圖2,解釋生產流程中用蒸發(fā)結晶得到NaCl晶體,而用冷卻結晶得到KNO3晶體的原因:_____

4)不同植物燃燒得到的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不同.為測定玉米桿燃燒得到的草木灰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某同學稱取了100g該草木灰,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待完全反應后,收集到6.6gCO2氣體(假設草木灰中其它成分不與酸反應).

求:①100g草木灰中K2CO3的質量_____

②該草木灰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紅棗包裝中常使用一種袋裝防腐劑,品名為“504雙吸劑,其標簽如圖所示。同學們對一包久置的“504雙吸劑固體樣品很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久置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

(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實驗探究1)甲同學的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溶解,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固體溶解時試管外壁發(fā)燙,試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變紅

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CaOH2

2)另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

固體逐漸消失,有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

固體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3)將步驟(2)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____

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

(實驗質疑)

1)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結論,理由是_____。

2)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結論,理由是_____。

(實驗探究2

乙、丙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繼續(xù)驗證:

1)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2)乙、丙同學實驗中能得出固體樣品中一定還含有_____,仍有一種物質不能確定,該物質是_____。

3)乙、丙同學又經過實驗測得上述殘留固體中含鈣物質的總質量為1.6g,濾渣BCaCO3的質量為1.0g,濾渣C的質量為1.0g

(實驗結論)綜合上述實驗及所給數據,久置固體的成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從山上采集到一種石灰石樣品,為了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樣品,逐漸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

145g這種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_____g

2)本實驗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完成實驗,并說明理由_____

3)列式計算45g石灰石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