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反應又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 A. | 碳酸→二氧化碳+水 | B. | 氯化氫+氨氣→氯化銨 |
| C. | 硫+氧氣二氧化硫 | D. | 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
氧化反應;化合反應及其應用.. | |
專題: | 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
分析: | 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 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
解答: | 解:A、碳酸→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B、氯化氫+氨氣→氯化銨,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但不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錯誤. C、硫+氧氣二氧化硫,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又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正確. D、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C.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合反應的特征(“多變一”)、氧化反應的特征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判斷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字“2”所表示的意義,將其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a.Ca2+ b.NO2 c.2NO d. e.2PO43—
(1)表示分子個數的是 。 (2)表示一個離子所帶電荷的是 。
(3)表示元素化合價的是 。(4)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的原子個數的是 。
(5)表示離子個數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丙是單質;甲、乙在常溫下均為液體,在一定條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經略去)。
則:甲的化學式為 ;乙的化學式為 ;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甲、乙性質有差異的原因是 。丙的化學式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宇同學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他把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一端系在一根鐵絲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后迅速把鐵絲連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氣瓶下部(沒有接觸到細沙),但不見鐵絲燃燒,反復實驗均未成功。他認為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A. 鐵絲表面有銹跡,影響了反應的進行; B. 點燃火柴后立即將它伸入瓶內,火柴燃燒消耗了氧氣,不利于鐵絲的燃燒; C. 火柴燃燒時有大量的熱量放出,將鐵絲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氣瓶下部,因熱脹冷縮之故。瓶內氧氣會膨脹逸出,使鐵絲無法燃燒。根據以上假設,請你對他的失敗原因做出相應改進:
A: ;
B: ;
C:
吸收了你的意見,小宇終于成功,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xiàn)象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
| B. | 鎂條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
| C. |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 D. | 在空氣中加熱銅片,銅片表面生成黑色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碳”世界:
(1)根據如表提供的信息,填寫有關含碳物質對應的性質
物質用途 | 金剛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電極 | 活性炭凈水 |
對應性質 |
|
|
|
(2)液態(tài)二氧化碳可用于撲滅珍貴的檔案材料及電器火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B、液態(tài)CO2氣化后不會損壞檔案材料及電器
C、液態(tài)CO2是混合物 D、液態(tài)CO2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
(3)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加劇“溫室效應”,寫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議 .
(4)二氧化碳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利用二氧化碳、氨氣和水可以制造化肥碳酸氫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石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金剛石,這一變化屬于 (填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